圣彼得堡是俄罗斯帝国西北部的战略要地,因此德军志在必得。北线德军计划从波兰向东北方向攻击,芬兰军队从本国南部和东南部发动进攻,两军联手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卡累利阿地区的俄军,切断俄国内地和北方港口之间的联系,随后集中兵力转向进攻莫斯科。看透德军战略的俄军统帅部决心坚守圣彼得堡,钳制和消耗德军北线集团的兵力,稳定北部战线,减轻莫斯科的压力,并伺机准备反攻。
唐历395年1月12日,德军从西南方向,芬兰军从西北方向向圣彼得堡发起了进攻,德军的进攻连续几次都被打退,转换攻击方向后也没有进展,被迫退回出发阵地进行休整。
2月10到12日,德军编组成左中右三个突击集团先后发起进攻,到3月9日,圣彼得堡被德军和芬兰军包围。由于陆路交通线被全部切断,圣彼得堡只能通过拉多加湖运送兵员和物资。
本来德军是想进行城市作战夺下圣彼得堡的,但俄军却牢牢的守住了市郊的外围防线。苦战无功的德军放弃了攻城的计划,转而采用围而不攻,炮击轰炸的策略。圣彼得堡所有的物资都不够用,尤其是药品和食物。到了4月1日,俄**民的食物除了面包,就只有土豆了,连将军也很难吃上白菜和腊肉。除了军人能够得到勉强充饥的食物,普通民众已经徘徊在饿死的边缘。工作条件恶劣或者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每天可以得到375克食物,普通工人和技术人员每天的食物定额只有250克,其余所有人每天只能分配到125克食物,这么点食物连躺在床上维持呼吸的能量都无法提供,已经开始有人饿死,而且会越来越多。
在攻占了距离莫斯科300多公里的斯摩棱斯克之后,德军将重心转向了南部战线和北部战线,中部战线则与俄军进入胶着状态。4月初,基辅战役大获全胜,圣彼得堡被包围,德军总参谋部认为南线和北线都已经获得初胜,歼灭中线俄军,攻占莫斯科的条件已经成熟。
为了攻下莫斯科,德军集结了77个师,其中有16个坦克师,11个摩步师,2100辆坦克,1.5万门火炮和1600架战机,总兵力达180万。德军的作战计划是,以三个坦克集群为主力,分别向北方和东北方突进,割裂俄军防线,围歼俄军主力于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地区后,再从南北两面夹击莫斯科,同时,步兵集团将从莫斯科正面发动佯攻。
为了保卫首都,俄军统帅部调集了95个师125万兵力,1000辆坦克,7600门火炮和700架战机。俄军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