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親親小說網,更多精彩小说,请前往,。大学和小学,那一个重要?
在中国,这似乎被分割成了两个层面,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大学为重要,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么大的国家几乎没有工程师、几乎没有自己的技术人员、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限制着国家工业的发展所以,大学为重要,但他们却无法否认的一点是,为了树立一个全的民族,小学同样也极为重要
而众所周知的是,从民元开始迈向中国复兴的过程中,这个古代的国家一直浸淫在各种艰难中,难以阔步向前包括混乱、战争、贫穷、疾病、无序、愚昧和迷信,可以说,受教育的低下,严重影响到中国的未来,每一个有识之士都非常清楚,如果无法改变中国大面积存在的愚昧和基础教育普及率低下,后者就会直接成为国家前进的羁绊,就像现在一样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但是,现实的需求,又迫使中国必须要首先建立起大学教育,以满足工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也正因如此,早在清末时,一座座大学就已经建立,但是那些大学的规模却是有限的,远远无法满足中国需求的
也正是在这种大前提下,出于自身的需求,早在民国二年,公司就同当时青岛的德华大学合作建立起了“德华大学连云分校”,但是这所分校的规模远大于德华大学,而在规划之中,这所大学甚至于出了这个时代对于大学的认知,至少在其规模上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对于中国而言,我希望有朝一天,德华大学会成为一个华丽的梦想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所希冀德华培养出具有世界水准的工程师,并能成为一针催化剂,用以重塑这个幕色沉沉、喑哑沉沦的国家”
在这所连云分校创办时,时任公司董事长的李子诚曾如此寄希望于这所大学,在满怀希望的同时自然就有了“不惜一切”的决心,从建校时的一千两百万元学校建设费,再到后来的多次扩建,无不见证着公司对于这所大学的期望,而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把这所大学办成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第一流的高等理工科学府
而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公司是一次次的追加投资,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全世界范围内引进教授、学者,一开始,德华大学是由中德合办的,德国教授学者成为这所大学的主流
到民国三年,中德宣战之前,387名教授之中的314人来自德国,来自英美等国的教授不过仅十数人19世纪末以来,德国的高等教育在研究方面领先于世,吸引着欧美各国的学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