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暗收东江(第1页)

除了黄龙和沈世魁的部下之外,还有一股较大的势力,就是毛文龙的养子毛承禄,领有皮岛军一协。袁崇焕死后,毛承禄上书为毛文龙鸣冤,但是崇祯帝毫不理睬。这个时候,毛承禄率领着六七千人,驻扎在广鹿岛。

原来的历史中,孔有德、耿仲明造反,打下了登州后,毛承禄就起兵响应,于崇祯五年三月初七日登陆登州。毛承禄部屯兵登州校场时,孔有德发给每人白银三两。

现在,孔有德是打不下登州城了。东江军又该何去何从呢?

大凌河一战的胜利,祖大寿及其部下的升官发财那是铁定的。然而,锦州的文官武将们,包括和祖大寿不和的辽东巡抚丘禾嘉,也占了这场胜利的大光,不但位置稳固,还要论功行赏。崇尚以文制武,特别是对祖大寿并不放心的大明朝廷,由于如今锦松一线的可用之才多多,自然不会把锦州松山等辽东要地交给祖大寿。

于是,祖大寿被加封前军左都督,正一品武官,仍旧管理大凌河一带,负责防卫与后金最为靠近的这一线辽东区域,手下将领等也多有升赏。

但是怎么给祖大寿及其手下们一些实际的好处,比如加强地盘和实力,大明朝廷上上下下都把目光放到了东江镇。

“用海以扼奴,用岛以掣奴,疆场虚名也”,东江镇一连串的兵变叛乱,导致了这个明军海上防线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崩溃,如今大明朝上下认为东江镇不但不能起到牵制敌人的作用,反而是财政上的包袱;东江兵军纪败坏,不是精兵而是随时可能发作的恶瘤。

1632年的2月25日,崇祯五年正月初六,大明朝廷下旨,正式撤消东江镇,除了黄龙带领的东江军大部撤到登州以外,东江的所有地盘和毛承禄所部一协东江兵并入祖大寿的管辖之下。祖大寿这个前军左都督,从此掌管着对付后金的海陆第一线,倒也是名实相符。

从1622年,天启二年八月开镇的东江,就此成为历史。“十年积患,一朝而除”,这是大明朝廷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今天的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地处辽东半岛东侧,黄海的北部海域,东与朝鲜半岛相望,西南与山东省庙岛相对,西部和北部海域毗邻大连市及普兰店市、庄河市。长海县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县,由一百多个岛、坨、礁(有人居住的岛屿有25个)组成,统称外长山列岛。这里是我国的八大群岛之一,也是东北地区惟一的海岛县。如今的长海县下辖2个镇、3个乡:大长山岛镇,獐子镇,小长山乡,广鹿乡,和海洋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