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深宅大院里的书房里,黄复华正懊恼地对黄大山和曾敏学说:“让闵道生,姚阶,郭邦宪,李洋等人,攻读四书五经,陆续中了秀才,这次乡试又花了五千两银子上下打点,好不容易咱们的人有八个都高中了举人。本打算明年开春再让他们进京赶考,大不了再花上个万把银子,怎么也能中上三五个进士。之后我们再活动一番,肯定能拿下一些好位置。如今,崇祯来了这么一手,我们的努力全白费了!”
曾敏学却笑着说道:“主公,这件事情有弊也有利。这么一来,如今苏州府的现任官员恐怕除了投向我们,再也没了别的好出路。这么一个江南膏腴之地,恐怕我们花上百万两银子,也拿不到这些官位啊!”
“这倒是,就是总有一种超出掌控的感觉,不太令人舒服。对了,大山,军事这块的情况你了解得怎么样了?”黄复华向黄大山发问。这两个得意门生如同他的子侄一般,和他们谈话,黄复华很是轻松随意。
“主公,除开必要的防卫力量,如今崇明可以出动的正规军有一个团,约1500人,估计半个月内,远征辽东的两个营,1000人就可以回到江南。另外,如今并不是农忙时节,本岛还可以轻松地组建出一个民兵团。极限情况下,留下的民兵还可以再凑出一个团的兵力。”
“国防部的预案是,以正规军的两个营,民兵一个营,组建西北纵队,明日即渡江,运动到苏州府与常熟的交界处。以剩下的正规军一个营,民兵两个营,组建东南纵队,分别走海路和黄浦江,运动到松江府与浙江嘉兴平湖交界一带。如此一来,两路大军,加上太湖,长江,大海的天然阻隔,我们就一举吃下了松江、苏州这两个府!”
“那两府的府治,县治,金山卫,这些地方我们拿什么去打?”曾敏学插话问道。
黄大山得意地解释道:“那就要用到我们的第三路纵队了!”
“第三路纵队?”黄复华念叨了一句,“哦,我明白了!”黄复华想到了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关于第五纵队的典故,当下恍然大悟。
黄大山由衷地赞了一句:“主公英明。”然后,对着还在思考的曾敏学进一步解释:
“别忘了,我们在江南多地都有各种产业,许多农庄,商庄,更别提临近我们的苏州,松江这两个府了。主公还是试佥事,按察嘉定、崇明两县和金山卫,在嘉定和金山卫这两个地方我们更是经营日久。这些地方的护庄队之类的武装人员,就是咱们的民兵。光是嘉定一县,我们在县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