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定的武力作为基础,做事就可以大胆一些了。
那么,制造出超越这个时代,容易大规模生产的武器,就成为了黄复华的当务之急。有了便携时空门,比起绝大多数的穿越者,这事就变得相对简单了。当然,和起点小说《迷失在一六二九》里的那一堆牛人相比,还是很有距离的。
想到武器,第一个浮现在黄复华脑海里的,就是燃烧弹了。这个在现代西方社会示威骚乱活动中频繁出现的玩意,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只要从现代带回一些汽油,用空玻璃酒瓶或是大明朝的瓦罐作为容器,倒入适量汽油,加上白糖之类的物质增加黏附性,封好口子,插入易燃的棉条等做为导火索,简单又实用的燃烧弹就成功了。
这样的燃烧弹在公元十七世纪,全世界都普遍使用木质轮船的背景下,无疑是海洋近战的绝对王牌。
而且,十斤汽油加上明朝时空的一些油料,就足够制造100枚燃烧弹了,其他的东西也都是可以在大明量产的物品。至于平时汽油的安全储存,过一阵子黄复华完全可以把塑料瓶和塑料桶带回大明使用。
想到这里,黄复华打心眼里感谢打火机这个小物品的发明。有了打火机,点火是既方便又安全,在海上只要不是狂风暴雨,肯定能打着火。而自己大批量买打火机,估计一个也就一毛多,成本极小。
燃烧弹虽好,不过因为易挥发等问题,这东西不适合预先做好并安全地随身携带。要对付不久的将来就要遇到的满清鞑子和洋鬼子们,先进的管状火枪是必须要有的。
不管什么枪,都要用子弹。子弹里的核心部分无疑是火药。不论是为了在现代保持低调的需要,还是从大明时代的技术可行性分析,黄复华的最佳选择就是搞黑火药。当然,少量地采用其他合适成分,提高一下火药的威力,还是必要的。
网上对于黑火药的介绍那是十分的齐全。比如,“黑火药根据含炭量及使用不同炭化度的木炭而呈现黑色或灰色。由于用途的不同,可采用粉状药及不同大小形状的粒状药,导火索一般采用粉状药。黑火药由于它的制造原料具有吸湿性,因此其本身也具有吸湿性。黑火药吸湿的速度和程度,既取决于黑火药的组成,也与环境温、湿度有关。这是由于**本身就有吸湿性,而木炭也起了重要作用,木炭的比表面大,对气体的吸附能力强。”
黑火药是化学性质较安定的物质的混合物,故它的化学性质安定,在较干燥的条件下长期贮存而不变质。也不易与金属发生作用。当温度高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