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野听了秦刚的介绍,一方面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感到犯难。
“秦将军,曾大人如此礼贤下士,实在让我们感动。不过,这个面不好见啊。”
秦刚眉头一皱:“先生有何为难,请直言。”
“我们是从南洋来的人,不愿参加军士之间的拼斗,毕竟战争是很残酷的,血流成河,马革裹尸……”
“额,先生过虑了,曾大人的幕府中有众多知书达理之人,甚至有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大家都不用上战场的,而且有好些人连打仗的意见也不愿提,曾大人照样把他奉为上宾。
“还有,我们常年生活在国外,习惯了那里的礼节,对国内的待人接物方式既不熟悉也不习惯,见了面恐怕很尴尬。”
“先生不必顾虑这点。曾大人和洋人打过交道,也见过容闳这样到过西洋的人士,你的顾虑我已经向曾大人报告过了,曾大人说你们不必行大清朝的礼节,只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就好了。”
成钢笑着插话道:“难得曾大人如此开明。”
李树道:“曾大人对西洋的处事方式有所了解,他也不要求办洋务的人一定要循着华夏的礼节来办事。比如说容闳先生虽是华人,但他在美国生活多年,完全是洋派的生活,没留辫子,也不穿长衫,曾先生仍对他器重不已。”
说起容闳,于野倒是知道一些。史书上记载,他是近代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七岁时赴澳门,十四岁又转到香港生活,十九岁时被美国教育家、牧师勃朗带到美国,后进入耶鲁大学念书,取得了文学士学位。然后归国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最后转成自办商业,投入了师夷制夷实业救国的洋务运动。
于野在研究容闳的资料时曾经感慨过:如果多有几位这样的人,天朝的现代化就不会输给小日.本,天朝的工业化会提早一百年。
“好吧,既然曾大人这么有诚意,咱们不妨去拜访一下。”于野想了一下,决定等见了曾国藩再考虑以后的打算。
在于野的印象里,曾国藩是个糟老头子,相貌稀松平常。等他见了曾国藩这个大活人之后,才发现电影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很离谱。
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11月,眼下只不多40多岁,而且28岁就中了进士,又入朝为官,生活条件自然比寻常老百姓优越,是养尊处优的官员和读书人,所以他保养的很好,面相比同龄人显得年轻许多。如果拿到21世纪的汉江来说,这个年纪的男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