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东放下关于汇丰数据的文件,目光投向窗外,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港岛购物节展现的经济奇迹固然震撼,但邵维鼎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纯粹的经济范畴,正悄然渗透进文化认同的深层土壤。
“老吕,”赵克东忽然开口,眉头微蹙,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我记得去年港岛购物节期间,是不是有一部纪录片……叫什么来着?《话说长江》?对!就是《话说长江》!这部片子,当时在港岛反响很大,听说后来在日本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吕培森被赵克东突然的转折问得一愣,随即也回想起来,点头道:“没错!《话说长江》拍得确实好,气势磅礴,又饱含深情,把长江这条母亲河的壮美和历史底蕴都展现出来了。”
“我记得港岛那边播出后,听说很多老华侨看得热泪盈眶,勾起了思乡之情。日本那边也买去了版权,评价很高。”
他顿了顿,也来了兴趣:“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后来无线电视台(TVB)那边主动找上门来,和央视谈合作,说要拍一个系列纪录片,深入挖掘咱们中国的文化血脉,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这事儿当时还挺轰动的,是光电那边牵头协调的吧?现在……也不知道拍得怎么样了?”
赵克东点点头:“是啊,文化认同,民心所向,这是更深层次的力量。邵维鼎在港岛搞购物节,拉动经济是显性的。”
“但像《话说长江》这样的纪录片,润物细无声,却能凝聚人心,增强民族自豪感,这是隐性的、更长远的布局。”
他看向吕培森,“要不,咱们打个电话问问光电局的老吴?这事儿归他们管,他应该清楚进度。”
“行!问问!”吕培森也赞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办公室。
吴冷曦放下手中的一份关于港岛购物节经济数据的简报,内心同样激荡不已。
作为主管全国广播电视和电影工作的负责人,他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认识到内地与港岛在影视制作理念、技术、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的巨大“代差”。
因此,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两地的影视文化交流与合作。
《少林寺》的巨大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
这部合拍片不仅在内地万人空巷,更在海外掀起“功夫热”,成为文化输出的标杆!
正是看到了这种潜力,他才极力促成了《少林小子》的快速上马。
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