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东安门(第1页)

车帘一挑,前……掌香监正四品宫殿监督领侍衔总管太监兼鸿胪寺卿瑾仙走了出来:“不必了,在弘训殿窝了这几日,正好走走,你直接回永安王府,明日府里帮着张罗张罗,预备殿下回天启,平日王爷不在,人手少,管家老伯又上了几岁年纪……明早由灵均陪我进宫也就是了。”

明德年间十数年身居高位,瑾仙身侧自有一从下属跟从,唤他一声师傅的宦官倒也不少。可自幼随他习武、能够称得上入室弟子的,也唯有伯庸与师兄灵均二人。

虽然明德帝在日便已废了那强令前代最有权势的五位总管太监终身圈禁皇陵的旧俗,但今上崇河帝萧崇继位时,身为先代五位大监中唯一在任者,瑾仙仍辞去了一切实职,自请入城西北天寿山为先帝守陵三年。

在这之前,依照伯庸自己的心意,瑾仙将他托付给了当今天子萧崇的六弟,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永安王萧楚河,只不过这位王爷自打监军逼退南诀大军、立下不世之功归来后,参加完新帝登基与先帝大殓的仪式,便一人打马离开天启,随同门好友游历江湖去了,至今已半年有余。他本无家眷,之前又因着种种变故离开天启数载,王府中原就空空落落只有几个看门的老家人。伯庸去了倒也无事可做,平日间反倒是在天寿山师父身边的时候更多些。

在储君之争形势尚不明朗之时,瑾仙也曾同伯庸说过,做永安王的伴读太监,未必日后会成为大监。宦官插手外政本就不是长久之计,何况——后面的话瑾仙没说,何况这位六殿下想做的,大约不是皇帝,而是雪落山庄老板萧瑟吧。

小伯庸脸皱成苦瓜:“大监那玩意儿我可做不来,谁知道是不是得整天干亏心事,就好比说,倘若我哪天被逼着跟师兄成了对头,那……我反正也打不过他,打得过我也没那份儿狠毒……反正我不成。我就是觉得永安王这人不赖,够朋友。”

瑾仙于公事上驭下虽严,但日常从不苛待下属,尤其对自己跟前的这俩孩子还颇有些护短,更是不似有些宫里的师傅一样使唤弟子当牛作马,稍不顺心非打即骂。灵均和伯庸在他面前也就从不畏首畏尾,习惯了有话直说。对刚刚被逼无奈同门反目的师父这个亏心狠毒的倒霉玩意儿,伯庸竟也没想起稍加怜悯,口下留情。

瑾仙倒也不生气:“虽然‘萧瑟’是很够朋友,但永安王——是主子,成不了朋友。你要能想明白这一层,跟了他去……倒也好,而且就凭你这捅人肺管子稳准狠的才能啊,跟了别人,容易挨揍。”

最后,这位人不赖的永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