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异世界(第1页)

夜深人静,苏宁躺在锦榻上,却毫无睡意。

作为穿越者的他,正在反复推敲着一个让他细思极恐的细节。

“洪武十一年,常氏难产而亡……”他在心中默算着时间线,“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吕氏就被扶正为继妃。”

这完全不合礼制。

按照明代礼法,太子妃薨逝,至少要服丧一年才能立新妃。

更何况……

“吕氏的父亲吕本,恰恰也是在那个时候去世的。”苏宁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他回忆起《明史》中的记载:吕本,原为元朝官员,归附明朝后官至太常寺卿,却在洪武十一年初突然病故。

而就在吕本去世后不久,其女吕氏就被立为太子继妃。

“无兄无弟,吕家已然绝嗣……”苏宁轻声自语,“这样的家世,简直是为太子妃这个位置量身定做的,未来做了皇后绝对不会出现外戚干政的事情,至于朱元璋最为忌惮的淮西勋贵也别想兴风作浪。”

所以此刻,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朱元璋为何要打破礼制,在太子发妻新丧、儿媳父丧未过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将太子侧妃吕氏扶正。

这一切都是为了防范外戚干政和淮西勋贵!

常氏的背后,是盘根错节的淮西勋贵集团。

大明第一猛将常遇春虽已病故,但其旧部在军中的影响力依然巨大。

更不用说如今正如日中天的蓝玉,作为常遇春的内弟,在军中的威望与日俱增。

若是常氏还在,朱允熥这个嫡次子的地位将稳如泰山。

淮西勋贵必然会全力支持这个流淌着常氏血脉的皇孙。

但这一切,都是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的。

“好一招釜底抽薪……”苏宁不禁为这位皇祖父的政治手腕感到心惊。

选择吕氏,可谓一举三得:其一,吕家已然绝嗣,彻底杜绝了外戚坐大的可能;其二,吕氏出身文官系统,天然性的获得文官集团的支持,可以借此平衡淮西武将集团的势力;其三,吕氏所出的朱允炆,与军方毫无瓜葛,正合朱元璋制衡之道。

窗外传来巡夜侍卫的脚步声,苏宁立即闭上眼睛假寐。

待脚步声远去,他才重新睁开双眼,眼中已是一片清明。

他终于明白,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处境有多么凶险。

不仅是不受宠那么简单,而是从一开始,他就站在了皇祖父权力布局的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