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府口口声声说不偏安,实则他们完全在偏安。
不偏安是给陆天明和百姓听的。
汤元跟着陆天明几年,很容易看出汤国祚的‘小确幸’心理
黄宗羲也的确说对了,只要去舟山,张世菁就卖粮。
不过…只卖十五万石,十五两一石。
粮食价格翻了三倍,十五万石还不够江南吃半个月,你怎么不去抢。
张世菁冷冷摆手送客。
使者还没回去,就知道张献忠、李自成、汪汝谦在同时买粮,每石十八两。
着急忙慌跑回华亭请示,被黄宗羲大骂愚蠢,令二弟黄宗炎来买粮。
仅仅一天时间又涨价了,每石二十两,而且只卖十万石。
买!
军队必须有吃的,吃饱才能招募到士兵狠人。
反正以众人的估算,这个价格足够撑到明年开春。
他们做他们的美梦,汤国祚、徐同采、张献忠和李自成,却开启了另一个无本生意,疯狂的送出人口。
海船送粮,同时运人。
十天后再来买粮,就是二十五两,只卖五万石。
五天后再来买粮,就是三十两,只卖三万石。
一个月后,就得天天买粮,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用陆天明的说法,以贷养贷抽空一切。
这边粮食抽银子,那边人口送银子。
遮蔽江南的慌张,掩盖经济战最后的掠空行为。
问,多久可以抽空所有银子?
陈继业噼里啪啦一顿算,答,85天。
张世菁一拍手,合理,就这么搞。
扭头带家人到普陀山静住去了。
十二月初,一艘海船到杭州府萧山停靠,上面下来一队士兵,与早已等候的人碰头,几十人护着徐凤爵立刻向北。
杭州府,谁都不属于,两年前是徽州和崇祯的‘自留地’。
崇祯一走,位于两强之间,反而太平无事,如同天津一样,纯粹变成徽商的港口了。
萧山、钱塘、余杭、临安、于潜、昌化…
徐凤爵骑马,在百余精锐的护卫下,一路到昱岭关,看到的一切都不真实。
山里这些县城,是真正的无为而治。
士绅呢,有,死了。
谁抢地,谁压迫佃户,谁去地府报到。
各县乡都有三五百人的团练,各家各户都得出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