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声的响起,一节课正式结束。
随着教授的离开,教室里面学生们的议论声也纷纷响起。
“你们知道吗,在20年的法兰西拍卖会上拍出两册明嘉靖年间的《永乐大典》,刚开始起拍价仅5000欧元,但最终以64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500万元落槌,这还仅仅是两本的价格,要是全套,真不敢相信它的价格会有多么离谱。”这时一个男生突然对身边的同学说道。
“这溢价溢得也太多了吧,谁拍下的?!”男生听到这开始和结束的价格,错愕道。
“最终是我国的一个企业家拍得。”
另个女生听到两人的对话,感叹道:“也难怪一直有人惦记着明朝皇帝的陵墓,这《永乐大典》实在太吸引人了。”
“要是为了《永乐大典》挖完好的帝陵,那还是算了,谁知道会不会重蹈覆辙。”
素素听着前面几位同学的谈话,郁闷的说道:“每次听到自家文物还要自己人花大价钱去买回就感觉荒诞。”
“没办法,谁让现行国际公约对公约生效前的文物追索缺乏溯及力。我们的很多文物流失是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是发生在公约制定前,在法律层面上就难以强制要求返还。”
“而且就算国际法有效,你认为那些强盗会把这些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还给我们嘛。”以安无奈的拍拍素素的肩膀说道。
“一想到我们的文物被他们随意的排放在博物馆里面让人参观,还不好好保护,尤其是那大英博物馆,就恨不得去把那些文物抢回来。”素素想到那些在国外的文物的保存环境,心中是止不住的气愤。
“应该叫小偷博物馆才对,这个博物馆800多万件的收藏品中有700多万件是从各国“抢”过来的。”以安叹息道。
李源硕说道:“据说我们要看我们国家最好的文物不是在国内看,而是要去大英博物馆看。”
“这只是一个比喻,主要还是许多顶级文物确实收藏在大英博物馆,这些文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还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其中有一些还是被认为“世界级珍宝”,所以才会有这句话。”素素解释道。
以安看素素郁闷的样子,安慰道:“起码我们的文物现在还保留在人家的博物馆,也许以后有一天能回来也说不定,你想想那些木乃伊的下场,那可是死无全尸,法老国就算想让大不列颠归还也不可能。”
“为什么?”扶苏听到以安的话,疑惑的看向以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