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蒋的忌惮(第1页)

随着苏晨不断的截取情报破译密电。

并且,亲自袭击那些运输兵力以及军需物资进入华夏领土的军舰和商船。

然而,对于前往周边各国的舰队却丝毫未犯。

渐渐的让这些军舰和商船都形成了一片默契,那就是视华夏领海为禁地。

而随着军舰和商船的被破坏,这些没了后勤支援的小鬼子自然是一天不如一天。

这些侵华小鬼子虽然也在华夏本土建设了一些工厂。

用于生产枪炮、炮弹等东西。

但是,由于华夏工业基础不发达,很多原材料都需要海运过来。

所以,这些工厂大都已经停止生产了。

然而,就算是这般,苏晨也没有放过这些为虎作伥的工厂。

苏晨在通过情报的分析以及军统的探查相结合之后锁定了这些工厂的方位,将那些工厂摧毁殆尽。

可以说由于苏晨的参与,导致侵华小鬼子尚未正式和鹰酱交战,就已经陷入了资源枯竭的地步。

确切的说是任何物质都运不过来。

而且,情报系统被破译的一塌糊涂。

逼的小鬼子不得不启用一次一密这种方法进行保密。


这就意味着需要频繁的更换密码。

作为破译电文的密钥,也需要一次一次的更换。

军务紧急之时,一天就可能发布几十条的密电。

小鬼子自己使用了几次,自己就主动放弃了。

或者是一个密钥使用多次。

后勤和情报的双重漏洞导致,小鬼子的军队节节败退。

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不得不将自身的势力收缩进入一些大城市。

如此一来,就让国党和红党有了反攻的余地。

此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小鬼子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1941年12月8日早晨。

苏晨尚未用完早餐,戴先生就急匆匆的闯进了苏晨的客厅。

“苏先生消息确定了,12月7日7:45小鬼子偷袭了珍珠港。”

戴先生一脸敬佩的看向苏城。

之所以会以如此表情看向苏晨,是因为没有想到苏晨竟然比鹰酱专门负责破译情报的人员更加厉害。

熟知历史的苏晨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意外。

而戴先生这个时候才获得情报也并不是因为情报延迟,而是因为时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