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立春萌草·青阳润喉通肝肺(中)(第1页)

四、天人感应·医者悟草

青禾医者立于青崖之巅,目睹咽喉草在立春的青阳中舒展三叶,忽然想起神农氏《百草经》中“正月木王,草先于木而生者,得春气之先”的记载。他俯身细察,见草叶上的青阳露正顺着叶脉滑落,在根际形成一个微型漩涡,漩涡中心隐约映出神农氏尝百草时的虚影——那虚影手持赤鞭,鞭梢所指之处,草木皆现药性纹路。

“七次震颤,应七宿躔度。”青禾喃喃自语,数着草茎随东风摆动的次数。当第七次震颤时,草叶上的露珠突然悬浮空中,凝结成“肝肺”二字,随即化作七道流光钻入他的双目。刹那间,他只觉眼前浮现出人体经络图: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手太阴肺经“从肺系横出腋下”,两经在咽喉后方交汇,恰如草之三叶与茎蔓的连接点。

远处,神农氏遗留的青铜药锄突然发出嗡鸣,锄刃上的“木”字纹与草叶共振,竟在地面投射出《黄帝内经》的玉简虚影。青禾定睛看去,玉简上“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的字迹正与草叶的“品”字形结构重合——肝肺二经一升一降,恰如草叶的上下舒展,暗合“木气升发,金气肃降”的天地大道。

“原来如此!”青禾击节而叹,终于明白为何草叶呈“品”字形:上叶应肺,下叶应肝,中叶应脾土,正是“土载四行”的枢纽。他伸手触碰草茎,只觉凉意从指尖传至太渊穴(肺经原穴),继而有辛气上冲鼻窍,这分明是草性入肺经的实证;再按揉草茎根部,一股酸麻感沿足厥阴肝经传导至胁下,恰与喉痹患者常伴的胁胀症状对应。

此时,山风裹挟着梅香袭来,草叶突然发出“角”音(五音属木),与青禾的脉搏共振。他取出随身的脉枕,以草叶贴于寸口,竟见脉象由晨起的弦紧转为和缓——弦主肝,紧主寒,脉转和缓,正是草之辛甘凉润疏解了肝郁寒凝。这草木与人体的气机感应,恰似《灵枢·官能》所言“针所不为,药之所宜”,而眼前的咽喉草,正是上天赐予立春的活态针药。

牧童的咳嗽声打破沉思。青禾转身,见那孩子扶着老梅树,喉间发出破竹般的咳声,面色青中带白(肝木克肺金之象)。他立刻采下三叶,却见草茎断裂处渗出的汁液竟呈青黄相间之色——青为肝,黄为脾,此乃“木克土,土御木”的自动调和。他以桑皮纸包裹草药,纸角沾到汁液后,竟自然晕染出“抑木扶金”四字,宛如神农氏在纸上留下的启示。

回到草庐,青禾以春雪水烹煮草药,见汤液沸起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