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仙踪:二十四节气医道传奇》
第七回 立夏·
第一折·蝼蝈早鸣心火炽
立夏前三日,江南荷塘的晨雾呈现出异样的赤红色,如被倒入了朱砂汁,笼罩在荷叶田田的水面上。本该在月余后才会鸣叫的蝼蝈,此刻正密集地聚集在荷梗上,翅翼振动的频率快如鼓点,发出的鸣声不再是低沉的“咕咕”,而是尖锐的“滋滋”声,如金属摩擦般刺耳,惊得栖息在荷丛中的白鹭扑棱棱飞向血色天空。塘中的荷花苞尚未露出水面,便已呈现焦褐色,顶端凝结着黑色斑点,宛如被无形的火焰灼伤。柏娘踏上浮桥,桥板下的积水竟冒着热气,水面上漂浮着成片的死鱼,鱼目凸出,鳞片内卷,恰似被煮熟的模样。
三十六岁的绣娘苏婉儿蜷缩在水榭角落,手中的湘妃竹绷上,半幅鸳鸯图已被鲜血染红——她每刺一针,指尖便渗出一滴血珠,在素白的绸缎上绽开如红梅。“心似油煎,如何能静?”她的声音带着哭腔,面色潮红如醉酒,舌尖上的溃疡连成片,说话时舌尖抵触上颚的刺痛让她不住吸气。更令人心惊的是,她腕部的“神门穴”(心经原穴)周围皮肤泛红如丹,触之灼热,脉搏跳动如奔马,每分钟竟达一百二十次。
村西头的李娘子跪在祠堂前,怀中的婴儿哭得声嘶力竭,小小的身体滚烫如炭。她解开襁褓,只见小儿肛门周围皮肤红肿发亮,如熟透的番茄,轻轻一碰便渗出淡黄色液体。尿不湿上的尿痕呈深红色,边缘结着沙粒状的黄色结晶,此乃“心移热于小肠”的重症,若不及时救治,恐致“尿闭”“疳积”。李娘子的泪水滴在小儿额头,却瞬间被蒸发,留下淡淡盐痕。
柏娘踏着滚烫的石板路而来,足下的青苔竟被烤得卷曲,露出灰黑色的石面。她鬓边的黄柏花此刻呈赤红色,花瓣边缘蜷曲如火焰,花蕊中渗出透明的汁液,落地即化作小小的青焰,瞬间熄灭。伸手轻触廊柱,木质表面竟有细密的裂纹,如人体心经的走向,裂纹中渗出黏液,散发着焦苦之气。“少阴君火妄动,厥阴风木助虐,如干柴遇烈火,焉能不焚?”她取出通灵根,根须上的赤色纹路如活蛇般游动,青色纹路则蜷缩成球,两者交界处冒出青烟,“心属离火,肾属坎水,今离火独亢,坎水衰竭,需以黄柏为舟,引渡心火归肾。”
第二折·蚯蚓出遇火卿
晨雾中,荷塘中央的水榭传来《梅花三弄》的琴音,曲调清越如冰泉漱石,却隐隐带着金石之音。一位身着朱红色纱裙的女子端坐琴前,裙摆上绣着火焰与水波交织的纹样,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