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乃祭兽时温肾阳 黄柏清热祛骨蒸(第1页)

《黄柏仙踪:二十四节气医道传奇》

第十八回 霜降·

第一折·豺乃祭兽处肾阳衰

霜降前三日,塞北荒漠笼罩在铁灰色的寒气中,如被投入冰窖。本该在立冬后捕猎的豺狼,竟提前聚集在山岗上,将捕获的猎物整齐摆成祭坛状,兽眼泛着幽蓝的光,口中呼出的白气凝结成冰雾——此乃“寒凝湿滞,肾阳衰微”的异象,恰如《素问·痹论》所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今则寒盛湿瘀,兼夹虚热,致“骨痹”重症。

六十三岁的老猎人巴图尔蜷缩在毡帐中,抱着变形的膝关节呻吟,他的右膝肿大如斗,皮色紫暗,触之灼热,却喜温怕冷,此乃“寒热错杂型骨痹”。每至子夜,他便觉骨内如虫蛀,潮热盗汗,颧骨潮红,舌质紫暗,苔黄腻,脉沉细而数,此乃“肾阳不足,湿热瘀阻”之候。更恼人的是,他的指甲凹陷如勺状,甲床青黑,此乃“肾主骨,其华在甲”的肾虚外显。

十八岁的牧羊女其木格跪在红柳丛中,双手按着后腰,冷汗浸透衣襟。她的腰部冷痛如冰,得火烤稍缓,却又伴午后低热,此乃“肾虚寒湿痹阻”。细查其舌,舌质淡胖,边有瘀斑,舌苔黄白相间,脉沉涩,此乃“阳虚寒凝,兼夹湿热”的复杂证候。其木格的月经衍期,经血暗黑夹血块,小腹冷痛,此乃“肾虚血瘀,胞宫失养”。

柏娘踏着冻裂的沙砾而来,足下的砂石竟发出“咔嚓”的脆响,如骨骼摩擦的声音。她鬓边的黄柏叶呈紫黑色,叶脉间凝结着暗红色的冰晶,恰似骨痹的瘀血征象。伸手轻触红柳,枝条竟如枯骨,轻轻一折便断,断口处渗出暗红色汁液,在寒风中迅速凝结成“痹”字的冰纹。“太阳寒水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寒水凝滞,湿土壅塞,如冰裹泥浆。”她取出通灵根,根须上的黑色(水)与黄色(土)纹路如锁链缠绕,渗出暗紫色汁液,“肾属水,主骨;脾属土,主湿。今水寒土湿,致‘肾虚骨弱,湿瘀阻络’,需以黄柏清热除湿,淫羊藿温肾壮阳,骨碎补活血续骨。”

第二折·草木黄落遇猎翁

晨雾中,一位身着狼皮袄的猎翁从荒漠深处走来,皮袄上缝着兽骨制成的纽扣,腰间悬挂的皮囊里装着炒黄柏、淫羊藿、骨碎补,囊口露出的淫羊藿叶呈灰绿色,表面有细密的绒毛。他的发间别着一枚鹿角,鹿角尖端涂着红色药泥,如肾阳的外显。“柏娘可是为骨痹之困而来?”猎翁开口,声音如铁器摩擦,“我乃‘猎翁’,世居荒漠,专司骨病。今岁霜降,寒瘀交加,非温通之品不能散,非清利之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