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记·二十四节气药灵传》
楔子·神农遗韵
混沌初开时,神农氏持赭鞭遍历三山五岳,尝百草之滋味以济苍生。那日行至姜水之畔,忽遇七十二毒齐发,脏腑如焚间杖触地裂,青藤骤生缠杖成林,涎沫凝土结为灵苓,遂开灵草玄圃于天地玄关处。园中百草吸日月精华,孕五行之气,化形为灵,以二十四节气为轮盘,应五运六气之变,司掌人间草木枯荣、脏腑调和。其中关茯神者,乃茯苓抱松木千年所化,居中央戊己土宫,生就温润之性,怀安魂定魄之能,善调脾胃而通津液,素为百草灵众所仰。时逢甲辰年立春将至,玄圃忽现青气冲斗之象,且看这第一回——
第一回·青帝试锋惊冻土 茯神抱木定春魂
一·阳气萌动窥微兆
残冬的霜雪尚未褪尽,百草园的晨雾却已染上一层淡淡的鹅黄。关茯神负手立于松云崖,苍髯垂至胸前,每一根须髯都似浸过松脂,泛着温润的光泽。他腰间的“土德铃”随着呼吸轻晃,清越之声惊起几只寒雀,翅羽掠过崖边的茯苓丛,震落几星残雪,露出底下如羊脂般温润的茯苓菌体。
“立春还有三日,阳气当从地下升发。”他喃喃自语,指尖轻叩石案上的“五运六气盘”,只见代表太角木运的青色指针微微颤动,指向“肝木亢盛”的卦象。忽然,崖下的茯苓池传来细微的碎裂声,他俯身望去,冰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裂开蛛网状细纹,露出的水面上,竟有几尾小鱼顶着急速融化的薄冰游动——这是肾水与脾土交泰之处,本应至春分时才见鱼陟负冰之景。
“木气已动三分,土气未及半分。”他取出羊毫笔,在黄绢上写下“扶土抑木”四字,墨汁竟自化为土黄色符文,“去岁暖冬伤肾,今岁木旺克土,须早作筹谋。”话音未落,石案上的“甲乙木漏”突然叮咚作响,木屑制成的木人举起小木牌,牌上“柴胡求见”四字闪着青光。
柴胡仙子踏雾而来,广袖间尽是蓬勃的青色生机,却在靠近时忽然敛去三分:“茯神尊长,东方乙木廊的芍药苗今早破土,茎叶却带青紫,似有郁火之象。”关茯神目光投向远处的芍药圃,只见几株幼苗在寒风中微微颤抖,叶边果然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如肝郁之人唇畔的青筋。
“取三年陈仓术,配七分茯苓、三分防风,”他掷出青铜药铲,铲面“调和”二字映着晨光,“待卯时初刻,阳气升发于东北艮位,以彼处东墙土为引,桑枝火炒至微黄。切记,木欲动而土先培,土旺则木自疏,此乃‘虚则补其母’之理。”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