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潜藏的问题(第1页)

听到李今越这些话,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又阴沉了三分。而趴在地上的李隆基更是浑身一颤,忍不住抬头为自己辩驳:“不是的!太宗!孙儿……孙儿那是为了平衡朝堂,是为了江山稳固!”

“够了!”

李世民此刻根本没心情听他狡辩,直接一声怒斥直接打断了他:“你的事,等会儿再说!”

随即,他转头看向李今越,语气已然恢复了冷静:“今越,你继续说。”

李今越本也无意再跟李隆基纠缠,她对着李世民点了点头:“好了,二凤陛下,他心里那些弯弯绕绕,咱们暂且不论,毕竟我也不是他,说再多也只是我的猜测罢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李今越深吸一口气,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那么接下来,就是隐藏在开元盛世下的阴霾了。”

这话一出,李世民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沉声道:“今越请讲。”

李今越点了点头:“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衡量一个政权是否强大,一个时代能否称得上盛世,标准或许林林总总,但究其根本,有三点是绕不开的:人口,实控疆域,以及生产力。”

李世民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三点,确实是国之根基,缺一不可。

“那么,在实控疆域和核心生产力没有质的飞跃时,人口太多,会造成什么后果?”

这个问题,对于一位开国帝王来说,答案几乎是脱口而出。李世民的目光一凝:“土地兼并,粮食短缺,继而流民四起,动摇国本,甚至……引发叛乱。”

“二凤陛下所言不错。”李今越赞同地点了点头:“那我们先来说一组数据。”

她话音刚落,她肩头的小玄猫便心有灵犀的一甩尾巴,一道清晰的光幕便凭空出现在几人面前。

天幕之下,各个时代的帝王与谋臣们也都屏息凝神,纷纷命人备好笔墨,准备将这后世总结的经验记录下来,引以为戒。

而此刻,李今越见小玄猫竟然还有这种功能,不由有点惊讶,但也知道它这是想配合自己,于是笑着揉了揉它毛茸茸的脑袋,随即说道:

“首先是,秦末,天下人口近五千万;西汉平帝时,人口五千九百余万;东汉桓帝时,五千六百余万;隋炀帝大业末年,四千六百余万。”

她每报出一个数字,李世民的眉头便皱紧一分。

“这些数字背后,对应的分别是秦末流民大起义,绿林赤眉,黄巾之乱,以及隋末天下大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