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不可挑衅(第1页)

梁尧听了这话暗暗心惊。

这群朝臣如此说,明显越了帝王的底线,怕是帝王又要动雷霆之怒啊。

他支着耳朵听。

可里面并没有传来沉声呵斥的声音,亦没有杯盏碎地的声音。

这便有些出乎意料了。

梁尧自东宫起伺候谢沉,虽说帝王之威深不可测,但这么多年下来,他也探得皇帝的两分脾性。

若这怒,登时发作便还好。

若是隐忍不发,有些人便要倒大霉了。

思虑再三,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梁尧还是没推门劝诫,只出去打发人去御膳房,吩咐御膳房宫人时刻备好膳食,待皇帝议事完毕,以最快的速度呈到御前。

*

御书房内。

谢沉下朝后径直来了此处,他身上还穿着十二章纹的玄金龙袍,头带冕旒,串串玉珠垂下,微遮眉眼,身上的压迫感愈发迫人窒息。

更别提此时,他的神色实在算不上好,威压气势骇人无比。

几位阁老重臣齐齐跪在案后,身子微颤,鬓角有汗流下,但仍旧坚持如此。

整个御书房内唯有一人站着,便是宣王。

谢沉黑眸沉沉。


忆起莺莺软语,他慢慢转着拇指上的墨玉扳指,硬生生将心头火气一点点压下去。

如今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发落朝臣,而是要替听月洗尽污名,为其正名后,再兴师问罪。

这般想着,谢沉冷冷地掀开眼皮,看向为首的杨首辅,质问说,“帝王之令,不可更改,杨阁老这是让朕收回成命?”

杨首辅深吸一口气,拜倒在冰冷金砖之上:“臣知道君无戏言一说,册后圣旨已下,让皇上收回成命,有损天家威严。臣亦知道,西北灾情或与贵妃无关,妖妃惑君更是空穴来风,对贵妃而言,实乃无妄之灾。可如今,西北各府民心惶惶,京都国子监学子受文鼓动,眼看天下再掀波澜,为大事计,臣冒死上谏,请皇上收回成命,废黜贵妃,另立新后,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谢沉停了转墨玉扳指的动作,指节在桌案上敲了两敲,眸子微眯,冷嗤说,“杨首辅觉得,朕一手平定的江山,会因为这些莫须有的东西,再次分崩离析?”

杨首辅怔忪下,仍坚持己见,“灾情檄文一事,已传遍京都,过些时日,天下悉知,届时百姓情绪激荡,沸反盈天,若要平息,要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臣上谏之法,是解决此事最有效、最快速之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