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四年(621年)三月,突厥进犯唐朝边境。然唐军早有防备,致使突厥在汾阴、石州攻城未果。此举为唐朝赢得了喘息之机,使其得以集中兵力和资源,继续支持秦王李世民围攻洛阳王世充割据势力。
北疆烽火战报与汾阴、石州的捷报几乎同时传至长安,三月最后一日清晨的常朝上,气氛肃穆而凝重。兵部侍郎手持军报,出班朗声奏道:“启禀陛下,昨日八百里加急军报:突厥颉利可汗发兵数万,寇我北境,前锋直指汾阴、石州。”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端坐于御座之上的高祖李渊眉头微蹙,沉声问道:“战况如何?”
兵部侍郎继续回禀道:“幸赖陛下圣明,早有旨意令边军严加戒备。汾阴、石州守将依令深沟高垒,闭城坚守。突厥军恃其骑兵之利,狂攻数日,然我军依托城防,弓弩齐发,檑木滚石俱下,杀伤甚众。突厥见急切难下,又恐我援军将至,已于前日解围北遁。此战,我汾阴、石州二城岿然不动,挫败胡虏凶锋。”
此言一出,殿内紧张的气氛明显为之一松。侍中陈叔达抚须颔首,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深谋远虑,预先布置,实乃社稷之福。突厥此败,足证我北疆防务并非虚设。王集等临危不乱,守土有功,当予嘉勉。”
“陈卿所言甚是。”李渊脸色稍霁,点头道,“二将之功,着吏兵二部议赏。突厥狼子野心,此番受挫,料其短期内必不敢再大举深入。此确为我朝赢得一时喘息之机。”
此时,尚书右仆射裴寂出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忧虑,却也点明了当前的重心:“陛下,突厥暂退,诚然可喜。然臣以为,当下至关紧要者,仍在东都!秦王殿下围困王世充于洛阳已逾八月,城中粮尽,疲敝已极,破城只在旦夕之间。唯窦建德引大军西来,屯于虎牢关东,意图救援王世充,此诚腹心之患也。”
李渊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案头的另一份奏报上,那是李世民自西线战场发来的军情分析。他缓缓说道:“裴卿所虑,正是朕心之所系。二郎(指李世民)已亲率精锐扼守虎牢,正与窦建德对峙。值此紧要关头,洛阳不可松,虎牢更不可失。北境既已无虞……”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转为坚定,提高了声调:“传朕旨意:北疆诸军,除必要守备外,原定增援之兵马钱粮,悉数转调东线!关中府库,优先保障秦王军需,务必确保洛阳围困之势不堕,支撑虎牢关之决战!凡粮秣、军械、兵员,皆须源源不断,不得有丝毫延误!此乃荡平群雄、一统天下之关键,诸卿务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