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长安城的天,亮得格外早。
或者说,很多人,一夜未眠。
城西的几家最大的金银铺子,天还没亮就挂出了“今日盘点,暂停兑换”的牌子,掌柜的躲在后院,对着账本唉声叹气。东市的粮价,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涨了一文钱。而西市的胡商们,则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眼睛里闪烁着绿光,四处打探着消息。
一千车黄金入城,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池塘,整个长安的商业生态,已经开始泛起剧烈的涟漪。
然而,此刻长安城里最受煎熬,也最风光的人,莫过于张玄素。
一大早,张府的门槛,就快被前来拜访的同僚、亲族给踏破了。
“张公,您给指条明路吧!下官当初怎么就没听您的,也买上一点征倭债券呢?”一名户部的主事,哭丧着脸,就差抱住张玄素的大腿了。
“是啊是啊,张大人,您当初成立那个‘皇家慈善基金会’,真是高瞻远瞩,我等望尘莫及啊!”
“张公,听闻您与太子殿下私交甚笃,不知殿下对这批黄金,有何章程?您给透个风,也好让我等早做准备啊!”
张玄素被一群人围在中间,脸上面无表情,心中却早已乐开了花。
他捋着胡须,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姿态,慢悠悠地说道:“诸位,稍安勿躁。太子殿下乃天纵奇才,其眼光,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揣度。至于老夫嘛,不过是尽了些许为臣本分,捐了些许身外之物,何足挂齿,何足挂齿啊!”
他嘴上说着“何足挂齿”,那得意的神情,却恨不得昭告天下:看见没,老子当初虽然捐了二十万贯,但现在其余的债券连本带利翻了十倍不止,而且,老子还落了个高风亮节的好名声!
这,就叫格局!
看着众人那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张玄素感觉自己几十年的官,都没今天当得舒坦。
然而,当他坐上轿子,前往皇城准备上朝时,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收敛了。他知道,今天的大朝会,才是真正的战场。那泼天的富贵,人人眼红,怎么分,怎么用,必将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争论。
太极殿。
气氛庄严肃穆,却又暗流涌动。
李世民高坐于龙椅之上,面沉如水,不怒自威。李承乾一身太子朝服,站在百官之首,神情平静,渊渟岳峙。
朝会的议题,果不其然,直奔主题。
“启奏陛下!”马周率先出列,“太子殿下东征大捷,扬我大唐天威,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