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生性多疑就是小心眼?(第1页)

在生活的评判标尺下,那些习惯反复审视周遭、对细微之处保持警惕的人,总被轻易冠上"生性多疑"的标签,甚至与"小心眼"画上等号。

深夜的长途大巴上,暖黄的顶灯在车窗上投下斑驳光影。邻座陌生人忽然递来一盒包装精美的饼干,笑着说:"我带太多吃不完,分你点。"

"不用了,谢谢。"靠窗的乘客轻轻摇头,将身子往座位里侧挪了挪。

"这么警惕啊?怕我下药不成?"陌生人挑了挑眉,语气带着调侃。

对方攥紧背包带子,语气平静:"前阵子新闻说有人在长途车上被迷晕,防着点总没错。"

话音未落,车厢另一头突然传来争吵声,几个大汉正围着一名昏睡的乘客翻找行李,原来他们以分享食物为幌子实施抢劫。刚才调侃的陌生人脸色骤变,而拒绝饼干的乘客默默摸出手机报警,指尖还带着未消散的紧张。

租房市场的博弈充满暗流。年轻情侣在中介办公室里反复核对合同,房东不耐烦地敲着桌子:"都是格式条款,别浪费时间!"

"这个‘房屋自然损耗由租客承担’,怎么界定算自然?"女孩指着条款追问,"上个月我朋友租房,退租时房东说墙面掉漆是人为破坏,扣了两千块押金。"

房东冷笑:"就你们事儿多,别人都不较真。"

男孩翻开手机里的民法典条文:"根据第711条,非因承租人过错的房屋损毁,维修责任应由出租人承担。咱们白纸黑字写清楚,对双方都好。"

最终,房东不得不重新修改条款。三个月后,同小区其他租客因电路老化引发火灾却无人担责时,这对情侣庆幸当初的坚持。

菜市场里,带着电子秤的阿姨刚掏出秤,卖菜摊贩就拉长了脸:"又来了?我这秤绝对准!"

"上次在你这儿买三斤肉,回家称只有两斤半。"阿姨边说边把刚称好的青菜放上秤,显示屏数字果然少了200克。

"肯定是秤出问题了!"摊贩慌忙解释。

"第三次了。"阿姨举起手机录像,"要么退钱,要么我找市场管理处。"围观的顾客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其他摊贩也开始自查秤具。

半小时后,市场管理处查处了五台作弊秤,一位大爷拍着阿姨肩膀赞叹:"多亏你较真,我们这些老人总被坑!"

职场茶水间里,新入职的实习生好奇地凑向同事工位:"姐,借你电脑传个文件呗?"

正在敲代码的程序员迅速合上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