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虽小,多高山密林,国力微弱,即便归顺对大唐助益有限。
但土地从来都是多多益善,哥舒翰与李乾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心中已有定见。
“你们有何要求?”哥舒翰开门见山。尼泊尔主动归降,必有所求,此事需先问个明白。
“任凭大唐处置。”使者小心翼翼地回答,竟是无条件投降。看来尼泊尔确实被大唐的雷霆手段吓破了胆。
这也难怪,与吐蕃相比,尼泊尔国力相差十万八千里。
连吐蕃这样的高原霸主都被大唐所灭,小小尼泊尔怎能不惧?吐蕃尚且不是大唐对手,尼泊尔又能拿出什么筹码?
“当真没有其他要求?”李乾再次确认。
使者迟疑片刻,终于开口:“听闻大唐物阜民丰,若能让吾王定居长安,于愿足矣。”
这哪里算得上条件?即便使者不提,大唐也会如此安排。赐予美宅良田,让尼泊尔王在长安安享富贵,本就是大唐对待归顺者的惯例。
“准了。”哥舒翰郑重应允,“大唐从不亏待真心归顺之人。只要尼泊尔王诚心归顺,他的心愿自会得到满足。”
“谢大帅!谢监军!”使者喜出望外,终于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望着哥舒翰和李乾,如同瞻仰神明,满脸崇敬。
长安的繁华富庶天下闻名,能成为大唐子民是莫大的荣幸。
放眼天下,虽有吐蕃、大食这样的强国,但其都城远不能与长安媲美。对贫穷的尼泊尔王而言,定居长安简直是天大的福分。
“大帅所言,一言九鼎。”李乾进一步安抚道,“你可知道大唐当年如何处置颉利可汗?”
使者连连点头。这段历史他自然知晓,颉利可汗趁隋末乱世肆虐中原,迫使唐高祖称臣纳贡。
但大唐生擒颉利后,不仅未加杀害,反而赐予高官厚禄,让其在长安安享晚年。
“颉利与我大唐有血海深仇,尚且如此优待。”李乾语重心长,“尼泊尔王主动归顺,大唐岂会亏待?必让他在长安享尽荣华富贵。”
使者闻言,激动得浑身颤抖。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家君王在长安的锦绣前程,那是尼泊尔王室几代人都不敢想象的福分。
当然,唐朝对颉利可汗的处置也并非全然仁慈。
每逢盛大宴会,这位曾经的草原霸主不得不穿上突厥服饰,在宴席间起舞助兴。
这种精神上的羞辱,远比肉体上的惩罚更让他痛苦。最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