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留云亭(2)(第1页)

留云亭内,炭火将四人的脸庞映得通红。

赵明远突然猛地一拍桌子说道:“好!好一场雅集!” 震得杯盏叮当作响,鎏金酒壶里溢出的米酒在檀木案上蜿蜒成溪。

“今日之乐,当记一辈子!” 赵明远摇摇晃晃站起身,脚步虚浮,却仍伸手揽住秦思齐和李文焕的肩膀,“我们四人,日后必是这大丰朝的栋梁!”

林静之微笑着点头,眼中泛着醉意,他轻轻抚摸着斑竹篪,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是啊,能与诸位在此风雪中论诗奏乐,实乃人生幸事。” 说着,他望向亭外波涛起伏的长江,此刻的江面笼罩在一层薄雾中,远处的船只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众人对李文焕大冬天都带扇子感觉不解,只见李文焕折扇轻摇,扇面上 “江雪” 感觉他有点帅且潇洒,但不多!大笑道:“管他日后如何,且醉今朝!” 说罢,仰头将杯中米酒一饮而尽,尽显豪迈与张狂!而聊天又回到了书本上,开始新的辩论!

赵明远打了个酒嗝,拍着秦思齐的肩膀,“思齐,你最后驳斥文焕那句‘君子不器’的见解,引《考工记》为证,妙!妙极!”

李文焕不满地嘟囔:“谁是呆子,我那是以体解用。”

李文焕笑着打圆场:“好了好了,今日不论高下,只论知己。待院试放榜,我们再聚,那时才是真正的论英雄!”

“一言为定!”四人异口同声,随即又爆发出一阵快活的笑声。这笑声穿透凉亭,回荡在寂静的江面上,这短暂而纯粹的快乐,是少年岁月里最珍贵的琼浆,足以慰藉日后漫长旅途中的风尘仆仆。

秦思齐望着眼前三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从入学时的相识,到如今的相知,他们一同钻研学问,相互扶持。那些为院试题绞尽脑汁的夜晚,是四人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此刻,留云亭里的欢声笑语,将所有情谊都酿成了最醇厚的酒。

暮色渐浓,江面上的渔火星星点点地亮起,与天空中的寒星遥相呼应。小厮们在亭外候了许久,终于忍不住轻声提醒。赵明远这才恋恋不舍地松开手,脚步踉跄地往亭外走去,嘴里还嘟囔着:“明日…… 明日还聚……”

没有长辈在场,只有意气相投的同窗。谈天说地,从院试策论到市井趣闻,从诗词歌赋到圣贤之道,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因一个默契的念头抚掌大笑。那份毫无保留的少年情谊,那份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让他们沉醉其中,暂时忘却了寒窗的枯燥和功名的重压。

马车的车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