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深度融合第451集:星际港建设启动(第1页)

艾泽星系核心行星艾泽星的太空外,阳光洒在无垠的宇宙空间,临时文明管理委员会的决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在艾泽星太空外以及各文明星系母星球外太空修建星际港的计划正式启动。

这一举措意义非凡,它将成为九大原生文明深度融合的关键枢纽,承载着文明交流、资源共享、科技合作的重要使命。

赵阳,这位肩负重任的管理者,站在艾泽星太空外的指挥平台上,眼神坚定地注视着眼前的浩瀚宇宙。

他深知资源调配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如同指挥一场宏大的交响乐,每个音符都必须精准无误。

他迅速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资源调配团队,成员们来自各个文明,他们带着各自的智慧和经验,共同为星际港建设贡献力量。

赵阳与各文明的资源管理者紧密沟通,详细了解每个星际港建设的需求清单,从稀有矿石到先进的能量晶体,从庞大的建筑材料到精密的仪器设备,每一项资源都被仔细梳理和规划。

林晓带领的科研团队则如同星际港建设的智慧引擎。

他们在蓝星科研实验室、艾泽星系科研基地以及各文明的科研场所之间忙碌穿梭,夜以继日地进行着设计和规划工作。

林晓深知,星际港的建设不仅需要坚固的结构,更需要融入先进的科技理念,以满足未来各种复杂的需求。

他们运用先进的3D建模技术,对星际港的整体布局进行反复模拟和优化,从飞船起降的跑道设计到各个功能区域的划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

同时,他们还致力于研发新型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具备超强的抗压、抗辐射能力,还要能够适应宇宙环境的极端变化。

孙岚作为生态领域的专家,从生态角度为星际港建设提供了独特的建议。

她带领着一支由生态学家和环境工程师组成的团队,深入研究艾泽星系以及各文明星系的生态环境特点。

在艾泽星太空外,他们对周边的小行星带和星球的生态系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宇宙射线、微陨石撞击等因素对星际港建设的潜在影响。

孙岚提出,在星际港的设计中应融入生态保护的理念,例如利用特殊的植物来净化空气、调节温度,构建人工生态循环系统,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星际港与宇宙生态的和谐共生。

与霜寒文明、灵羽文明代表的沟通会议在艾泽星的临时会议室中紧张而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