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赵构南渡,得先从他那传奇的“泥马渡康王”传说讲起。按民间话本的说法,这小子从金营逃出来,被金兵追到黄河边,眼看走投无路,突然冒出一匹泥马载他过河,上岸后马就化成了泥土。这故事编得跟《西游记》似的,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赵构逃亡时的狼狈。
事实上,赵构的逃亡之路比话本更惊险。靖康元年(1126年),他曾作为人质被送到金营,金人见他能拉开一石五斗的硬弓(宋代一石约120斤),怀疑这不是养尊处优的皇子,就把他送了回去,换了个更“文雅”的王爷。
汴京陷落时,赵构正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在河北募兵。他手下有个叫宗泽的老头,时年六十九岁,胡子都白了还天天吵着要北伐。宗泽劝赵构:“殿下赶紧发兵解汴京之围啊!”赵构嘴上答应,脚底下却往后撤,先跑到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又跑到东平(今山东东平),最后干脆躲到济州(今山东济宁)。直到听说老爹老哥都成了金兵的俘虏,他才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元建炎,史称宋高宗。
称帝当天就出了岔子。负责捧玉玺的官员脚下一滑,玉玺“啪嗒”掉在地上,摔缺了一个角。赵构脸都白了,旁边的奸臣汪伯彦赶紧打圆场:“陛下,这叫‘玉碎山河复’,是吉兆啊!”这话哄小孩都嫌假,但赵构只能捏着鼻子信了。他不知道,这一摔,摔碎的何止是玉玺,更是大宋王朝收复失地的雄心。
金朝那边听说宋朝又立了个皇帝,气得鼻子都歪了。金太宗完颜晟(shèng)下令:“抓赵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于是金兵分三路南下,完颜宗翰(粘罕)攻陕西,完颜宗辅攻山东,完颜宗弼(兀术)则专门追赵构。这位金兀术后来成了岳飞的老对手,此刻却像猫捉老鼠一样追着赵构满世界跑。
赵构从应天府跑到扬州,觉得还不安全,又跑到杭州。公元1129年正月,金兵渡过长江,直逼临安(今浙江杭州)。赵构半夜惊醒,听到内侍喊“金兵来了”,裤子都没穿好就往海边跑,先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乘海船逃到温州。随行的宫女太监跟不上,被金兵追上,据说光被抢走的珠钗就装了几大车。
这段逃亡史被称为“建炎南渡”,赵构也得了个外号叫“航海家皇帝”。有意思的是,他在海上漂的时候,居然还有心思给臣下下诏书:“朕乘桴(fú)浮于海,卿等宜各守臣节。”翻译过来就是:“我在海上当海盗呢,你们别乱跑啊!”如此皇帝,也算千古奇观。
赵构跑到温州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