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寄存处:俊男在左边,靓女在右边。
为了方便观看,其中的钱币直接用元角分解决,免的换来换去的麻烦,作者自己脑子不够用!
要是有写的不到的地方请您多担待、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咱们开始:
公元1948年冬、北平城,南锣鼓巷95号院。
据老人们说呢,这里曾经是一个前朝武将的府第,为什么说是武将呢?
第一是看大门口的抱鼓石;第二呢这规制明显不是什么王爷、贝勒的宅子,因为它面积小,就算加上东西两个跨院也不行,还是够不上王爷贝勒的排场!
院子大门口斑驳的红漆木门、缺少瓦片的门楼儿,像是在告诉经过的人这里往日的荣光,只有门口一对光滑的武将专属的抱鼓石,证明院子里小孩子肯定不少。因为孩子们经常在上面爬上爬下的玩耍,所以打磨的如此光滑、如此干净!
居住在中院正房的何家,男主人叫何大清,今年38岁,妻子早逝。给他留下一儿一女,儿子小名叫柱子今年有13岁多了,宝贝闺女叫雨水,今年才四岁多点粉粉嫩嫩的。
何大清因为手艺不错,东家给的工钱也多,再加上经常能往家里带饭菜,所以一家子生活的还不错,爷俩儿也吃的结结实实的。
因为当年自己媳妇生闺女的时候不顺利,正赶上禽兽不如的鬼子兵在城里戒严,耽误了请大夫的时间,在生下闺女后不久,媳妇就撒手人寰,留下他一个鳏夫辛苦的拉扯着一对儿女。
何大清在四九城有名的“丰泽园”饭庄给人掌勺,是其中的一个大师傅,听说手艺很不错;不仅有家传的手艺“谭家菜”,还有后来拜名师学的手艺---鲁菜。
在当下的勤行也算是小有名气,现在由于城外局势紧张,曾经宾客云集、一桌难求的丰泽园饭庄也是门可罗雀!
无奈之下何大清就想着凭自己的手艺做点小买卖,干啥?
当然是自己熟悉的老本行喽!
何大清吃勤行里这口饭时间可是不短,他为人仗义,所以结识的人物也多,三教九流、各行各业都有点门路,他就求人给弄了点猪肉还有白面,准备自己在家蒸点包子,去街上卖了,好赖挣几个零用钱,毕竟家里其他的东西也要花钱买,这城还不知道要封多久呢!
不要小看了这点猪肉和白面,要看现在是什么时候,外面我们的正义之师大军压境;里面的人虽然物资紧缺、但仍然想着背水一战,希望可以等来援兵,可惜只是黄粱一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