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内只余永安帝和薛正二人。
永安帝转过身对上薛正:“松奉走私究竟有多少人参与?”
薛正垂下头,拱手道:“回禀陛下,徐首辅家族、刘阁老家族,还有王家等都有族人参与。松奉本地不少乡绅也参与其中,他们背后是否有人,还需再查。”
永安帝冷笑:“若果真没人,那么些乡绅又如何能染指这等巨大利益。”
他早就知宁淮走私猖獗,却不知他们这走私的数额如此庞大。
一个小小的海寇帮派,光靠每个月抢夺一些走私货物,就能留下六十万两的巨资,幕后那些走私的人又能赚多少?
大梁国力强盛,国库却始终空虚,皆因银子都被装入了他人的口袋里。
若非陈砚禀告,他这个天子还不知那些蛀虫过着多么骄奢淫逸的生活。
宁王不过一个藩王,一顿饭竟要吃掉一个臣子一辈子的俸禄,日子该是如何骄奢?
更何况,他还能有余钱养五万多大军,两百艘炮船。
他这个天子调军去平叛,都要动用地方粮库的存粮!
由此可见,那宁王在走私一途上收获之丰。
那贵为三朝元老,两朝帝师的首辅徐鸿渐,收获又能如何丰厚?
还有那刘守仁,张口祖制,闭口仁义道德,却也参与走私,真真是个好清流。
本该是国库里的钱,如今全进了那些个蛀虫的口袋里,国家如何不穷,清官如何不贫,百姓如何不苦?
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永安帝自是知晓。
作为天子,对于官员贪腐从来是睁只眼闭只眼。
手下人吃不饱,又如何能安心给天子办事?
可这些人太过火了。
永安帝压着怒火,对薛正道:“好好审宁淮那一众官员,朕倒要看看这里头的水有多深!让陈砚在京中好好歇着,不必急着回松奉。”
薛正跪下叩首退下。
刚出暖阁,就碰上急匆匆赶来的司礼监掌印汪如海。
薛正给汪如海行了一礼,汪如海匆匆回应了下,便往暖阁而去。
他并不多做停留,快步往宫门口走去。
……
陈砚刚出宫门,陈老虎便提着早就准备好的斗篷往陈砚肩膀上披好。
陈砚裹紧斗篷后,还觉不够暖和,便快步钻进马车里,躲避了寒风的侵袭,才觉得好受些。
为了在永安帝面前演这出苦肉计,陈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