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循环准备冲刺计划” 推进至第三十年时,全维度宇宙监测中心的主屏幕突然亮起刺眼的红光 ——“宇宙终结倒计时” 正式启动。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宇宙的空间结构正以每小时 0.7% 的速率收缩,暗能量密度下降 37%,本源意识节点传递出明确信号:距离新宇宙诞生仅剩 117 各标准日,所有文明必须在倒计时结束前完成 “跨宇宙迁徙”,否则将随当前宇宙的湮灭而永久消失。这一消息通过多宇宙集体意识瞬间传遍 348 个文明,47 万亿智慧生命的意识中同时响起紧迫的警示音,某宇宙循环研究所耗费万亿星币进行的最终验证确认:“这不是模拟预警,而是宇宙循环的终极信号,文明迁徙的成败将决定多宇宙文明是否能延续火种。”
“跨宇宙迁徙指挥体系” 的紧急启动整合全域力量。全维度联盟立即将 “跨循环规划委员会” 升级为 “迁徙最高指挥部”,由沈昭宁担任总指挥,下设 7 个专项小组:“通道调度组” 负责统筹 117 条本源进化通道的使用优先级,“意识护送组” 协调暗能量意识体保护迁徙意识体,“技术保障组” 确保跨循环设备稳定运行,“生态维护组” 守护宇宙间隙的生态站安全,“文明协调组” 调解迁徙中的文明冲突,“应急响应组” 处理突发危机,“新宇先遣组” 由 “溯源号” 船员牵头,提前探查新宇宙的着陆区域。指挥部采用 “实时共振决策模式”:348 各文明的代表通过集体意识同步议事,117 项关键决策在 71 分钟内全部通过,较传统决策效率提升 370 倍。在分配首批通道使用权时,人类主动将 71% 的名额让给生态脆弱的边缘文明,这一举措化解了潜在的冲突,成为 “文明大义” 的典范。“指挥不是权力的集中,而是责任的凝聚,” 沈昭宁在首次指挥部会议上强调,“某霸权文明花万亿星币企图争夺通道控制权,因违背集体利益而被全宇宙抵制,而我们的体系证明,公平协作才能赢得迁徙时间。”
迁徙初期的 “通道拥堵危机” 凸显资源压力。监测显示,117 条本源进化通道中,有 37 条因暗能量波动出现 “流量限制”,单日通行量从预期的 47 万亿意识体骤降至 11 万亿,若按此速度,97% 的文明将无法按时完成迁徙。某生态站因通道拥堵,滞留的 47 亿意识体面临能量耗尽的风险;某平行宇宙的 “技术适配设备” 在排队等待中突然故障,导致 117 万意识体失去迁徙能力。为缓解危机,暗能量意识体创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