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大门不出(第1页)

他之前所有的思路,都局限在如何优化那唯一一个成功的稻种上,想方设法地提高它的授粉率和抗病性。

可为什么只能有一个品种?

就像眼前这些人,高矮胖瘦各有所长。北方的汉子耐寒,南方的水手善水。那么稻种呢?

南方的水田湿润多雨,北方的旱地干燥风大,西边的坡地贫瘠,东边的沃土肥沃……

不同的土地,不同的气候,所需要的稻种特性,必然也天差地别!

他一直在试图培育一个“全能”的稻种,一个能适应所有环境的完美品种。

这根本就是错的!

大错特错!

正确的道路,应该是培育出多个“专精”的品种!

有的品种,追求极致的产量,适合在最肥沃的土地上种植。

有的品种,根系发达,极度耐旱,可以在贫瘠的北方推广。

有的品种,抗病性、抗倒伏能力拉满,哪怕牺牲一部分产量,也能在多风多雨的江南水乡稳稳扎根!

多样性!

这才是真正的出路!

“……徐大人?徐大人?”宋谦益的声音将他从失神中唤醒。

徐飞猛地抬起头,双眼亮得吓人。

“图纸给你们了!”他把手里的图纸往桌上一拍,“剩下的,你们自己研究!我有更重要的事!”

说完,他根本不理会身后宋谦益等人错愕的呼喊,转身就往外冲。

看着徐飞飞奔而去的背影,工部的官员们面面相觑。

“这……这就走了?”

“这徐小大人,当真是雷厉风行,神龙见首不见尾啊……”

宋谦益拿起桌上的图纸,如获至宝地吹了吹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嘿嘿一笑:

“管他呢!图纸到手就行!快,王方知,召集所有匠人,咱们连夜开工!”

……

夜色如墨。

京城郊外的庄子里,一间临时改造的暖房内,灯火通明。

徐飞已经在这里待了整整一夜。

他面前的桌案上,摆满了大大小小数十个陶盆。

每一个陶盆里,都用竹签标注着不同的符号。

他将之前筛选出的那些看似失败,但各有特性的稻种父本和母本重新进行了分类、杂交。

有的父本穗大粒满,但茎秆纤弱。

有的母本抗瘟性极强,但授粉困难。

天边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