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左右脑互搏?(第1页)

皇帝揉了揉眉心,实在忍不住刺了张滔一下。

“好,好一个万全之策。”

赵衍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的讥诮,“今日求和,明日他们卷土重来,后日再犯。

张爱卿,你告诉朕,这百姓的命,该由谁来填?

这花出去的岁币,又该从谁的俸禄里扣?”

张滔眼观鼻,鼻观心,垂着头,不言不语。

他不是聋子,自然听得出皇帝话里的刺。

但他又能说什么?说兵部将士英勇无畏?

可粮草军饷跟不上,再英勇的兵也得饿死。

说自己有破敌之策?那户部尚书刘承能当场哭死在御书房。

沉默,是唯一的选择。

赵衍的视线扫过跪了一地的臣子。

户部尚书刘承,哭得老泪纵横,句句不离“国库空虚”。

吏部尚书,闭目养神,仿佛神游天外,实则是在权衡利弊。

就连一向被他倚重的首辅李芳,也伏在地上,用一个“忍”字来堵他的嘴。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与他同心。

一种彻骨的孤寒,从龙椅上蔓延开来,比殿外的寒风更甚。

他真的错了吗?

为了大承的尊严,为了边关的百姓,他想打一仗,就这么难?

当皇帝,竟要当到如此憋屈的地步。

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沉寂中,赵衍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角落。

那里,站着一个身影。

一个因为身材尚显瘦小,几乎被前面几位高大尚书完全遮挡住的身影。

他的状元,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翰林院大学士,他亲自赐下的孤臣。

让一个十岁的孩子来打破这朝堂的僵局,何其荒谬!

可赵衍发现,自己竟下意识地对他抱有了一丝期望。

这小子,鬼精鬼精的,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给他带来惊喜。

新政之事便是最好的证明。

或许……或许他能懂朕。

赵衍的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还有一丝只有君臣二人才懂的默契,穿透人群,落在了徐飞身上。

徐飞一直低着头,看似在神游天外,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整个御书房的对峙,每个人的表情,每一句话的潜台词,他都听得清清楚楚。

当那道熟悉的、充满压迫感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时,他心中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