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诗十六章·其六
潘岳
戎车既驾,如霆如雷。
原隰凄凄,卉木萎摧。
哀我皇晋,痛心在目。
天地无心,万物同涂。
祸延至尊,戒及祸车。
泛泛庶类,率土咸芜。
思乐哲人,众庶是怙。
抚强虐弱,戴德畏威。
……
赏析:
《关中诗十六章·其六》聚焦于战争给晋朝带来的重创,诗人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场景、国家的衰败以及人民的苦难,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一、主题思想
1. 描绘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戎车既驾,如霆如雷”,开篇便展现出战争爆发时,战车出动的磅礴声势,如雷霆般震撼,暗示着战争的强大威力与不可阻挡。“原隰凄凄,卉木萎摧”进一步渲染战争带来的破坏,广袤大地一片凄凉,花草树木皆遭摧毁,通过自然景象的衰败,具象化地表现出战争对生态环境以及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的严重破坏,使读者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
2. 表达对晋朝命运的哀伤与担忧:“哀我皇晋,痛心在目”,诗人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地表达出对晋朝陷入战争泥沼的哀伤之情,亲眼目睹国家遭受重创,内心痛苦万分,深刻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与深切担忧。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成为诗歌的核心基调。
3. 揭示战争影响的广泛性:“天地无心,万物同涂”,诗人感慨天地似乎对人间的苦难无动于衷,使得万物在战争面前都一同遭受厄运,强调战争的影响波及到世间万物,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幸免。“祸延至尊,戒及祸车”表明连皇帝都受到战争灾祸的牵连,突出战争的危害已经渗透到国家的最高层,局势危急到极点。“泛泛庶类,率土咸芜”则指出广大百姓更是在劫难逃,整个国家领土内一片荒芜,全面揭示了战争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4. 对贤能之人的期盼:“思乐哲人,众庶是怙”,在国家遭受如此灾难之际,诗人表达了对贤能哲人的渴望。希望有这样的人出现,能够成为百姓的依靠,带领国家走出困境,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期盼以及对当前局势下缺乏有力领导者的无奈。
二、艺术特色
1. 生动的比喻与夸张:“戎车既驾,如霆如雷”运用比喻手法,将战车行进的声势比作雷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战争的浩大场面和强大威慑力,给人以强烈的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