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诗二首?其二
张华
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
大耋嗟落晖,烈士叹暮年。
眇然情感物,矧乃达幽玄。
愧无杂佩赠,良讯代兼金。
北风扫尘迹,南岳无余云。
登岳长企望,何处是幽人?
……
赏析:
张华的《招隐诗二首·其二》展现了诗人从世俗生活感悟出发,进而追寻隐士踪迹与超凡境界的情感脉络,在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上都别具一格。
一、主题思想
1. 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生命感慨:诗的开篇“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描绘了奢华热闹的世俗生活场景,但随后“大耋嗟落晖,烈士叹暮年”一转,借老年人对落日余晖的嗟叹和志士对暮年的感慨,揭示出即使身处繁华,人们依然无法逃避对时光流逝和壮志未酬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虚幻本质的反思,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慨。
2. 对人生哲理的探寻: “眇然情感物,矧乃达幽玄”表明诗人在触景生情中,思绪飘远,进而领悟到幽深玄妙的人生哲理。这种对幽玄之境的追求,暗示了诗人不满足于世俗的表象,渴望探寻生命更深层次意义的心理,为引出对隐士的追寻做铺垫。
3. 对隐士的追寻与向往: “愧无杂佩赠,良讯代兼金”体现诗人虽无珍贵礼物相赠,但希望以诚挚的消息传达对隐士的敬意,反映出诗人对隐士精神境界的向往。“登岳长企望,何处是幽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急切寻觅隐士的心情,凸显出对隐士超凡脱俗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强烈向往。
二、艺术特色
1. 对比与铺垫:诗的前两句描绘的世俗奢华生活与后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强化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也突出了隐士生活在诗人心中的超凡地位。同时,对世俗生活的描写及对生命的感慨为下文对隐士的追寻做了铺垫,使诗歌的情感发展自然流畅。
2.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 “北风扫尘迹,南岳无余云”描绘出一幅空旷、洁净的画面,北风扫去尘迹,南岳上空无云,既营造出一种空灵、高远的意境,又暗示了诗人内心渴望摆脱世俗尘埃,追求纯净境界的愿望,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情感的层层递进:诗歌从对世俗生活的描述,到对生命的感慨,再到对人生哲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