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第1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

赏析: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齐诗人谢朓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诗人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一、开篇用典,点明主旨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诗人开篇连用两个典故。王粲避难荆州,登灞陵回望长安,潘岳从河阳任上回望洛阳。诗人以他们自比,借古人怀乡之情,点明自己此刻远离京城、回望故乡的惆怅心境,为全诗奠定了思乡的情感基调,使读者迅速感受到其内心的愁绪。

二、中间写景,情景交融

1. 壮丽的京城与江景:“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描绘夕阳映照下,京城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屋宇高低错落,清晰可辨,展现京城的繁华。“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堪称千古名句,将残余晚霞比作彩锦,澄净江水比作白练,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绚丽宁静的春江日暮图。这不仅体现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更以乐景衬哀情,以眼前美景反衬内心的思乡之愁,强化情感表达。

2. 热闹的春景:“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春洲上喧闹的鸟儿众多,似乎覆盖了小洲,郊野中各种花朵盛开,铺满了大地。从听觉和视觉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热闹欢快的春景图,进一步以乐景写哀情,更显诗人远离京城的孤独与思乡的痛苦。

三、结尾抒情,情感升华

1. 直接抒情表惆怅:“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诗人直接抒发即将远离京城、久留他乡的无奈与对京城欢乐宴会的怀念。“去矣”“怀哉”两个感叹词,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使读者深切体会其内心的不舍与惆怅。

2. 期归无果泪满襟:“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不知何时能归,这种不确定性让诗人倍感惆怅,泪水如雪花般落下,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归期不定的痛苦与煎熬。

3. 普遍情感的共鸣:“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诗人从自身思乡之情拓展到所有人,认为有情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