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
傅玄
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
皎皎洁妇姿,冷冷守空房。
燕婉不终夕,别如参与商。
忧来犹四海,易感难可防。
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长。
百草扬春华,攘腕采柔桑。
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
罗衣翳玉体,回目流采章。
君子倦仕归,车马如龙骧。
精诚驰万里,既至两相忘。
行人悦令颜,情荡惜燕芳。
息驾衡门下,“如何复乖离?”
诱以逢卿喻,遂下黄金装。
烈烈贞女忿,言辞厉秋霜。
长驱及居室,“今日乃见郎!
如何人情乖,玉颜改平常?
辞家未逾岁,别君只一朝。
以我越乡客,闻君趋路旁。
苟见新好者,捐弃旧人忘!”
秋胡惭自投,重金义不伤。
奈何寒素士,忽遇飘风翔。
哀哉可奈何,皎皎妇兰芳。
……
赏析:
傅玄的《秋胡行》以叙事为脉络,通过讲述秋胡与妻子的故事,深入探讨了人性、道德与忠贞的主题,在艺术表现上也颇具特色。
一、主题意蕴
1. 对忠贞与背叛的审视:诗歌鲜明地展现了秋胡妻的忠贞和秋胡的背叛,形成强烈对比。秋胡妻在新婚仅三日丈夫便远行的情况下,坚守空房,操持家务,展现出对婚姻的忠诚与坚韧。而秋胡在归途中,面对采桑的妻子却不识,为其美貌所惑,试图以钱财引诱,尽显轻薄无义。这种对比深刻地批判了秋胡的背德行为,高度赞扬了秋胡妻的忠贞守节,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婚姻忠诚和道德规范的重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反映社会伦理观念:作品承载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秋胡妻的行为符合传统社会对女性“贞节”的要求,她不仅在身体上坚守,更在精神上对丈夫保持忠诚,这种品质被视为女性的美德典范。而秋胡的行为则违背了社会对男性忠诚、责任的期望,受到批判。通过这个故事,诗歌强化了社会对男女道德规范的约束,维护了当时社会的婚姻和家庭秩序。
二、艺术特色
1. 叙事清晰,情节跌宕:诗歌以时间为序,清晰地叙述了故事的发展。从秋胡新婚离家、妻子独守空房,到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