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布置后手(第1页)

王莽从堆积如山的文牍中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卫尉大人,”他的声音平静如冰,“律法,不分年少或年长,亦不分有知或无知。只分有罪,或无罪。”

“你……”卫尉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乃孝文皇帝所定之国法。”王莽看着他,一字一句地道,“卫尉大人身为九卿,是欲让莽,违国法而徇私情吗?”

最终,那卫尉的外甥,被依法处以宫刑!

此事一出,整个长安城为之震动!

百官闻“王莽”之名无不心中凛然。

而王莽也因此得了一个响亮的外号——“铁面御史”。

他清正廉洁,不畏强权,只认法理不认人情,这种近乎于“圣人”的道德形象,让他在朝野的清流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声望。

他成为了云毅手中最锋利也最好用的一把刀,完美地执行着云毅的每一次指令,将所有敢于阻碍新政的绊脚石都一一清除。

然而,王莽的声望日益隆盛,却引来了另一个人的警惕。

——当今天子,刘康。

宣室殿,书房。

刘康看着手中那份由他亲自派出的密探所收集到的、关于王莽的所有资料,眉头紧紧地锁着。

资料上王莽的形象堪称完美:孝顺、廉洁、勤勉、博学、不畏强权、一心为公……所有用来形容一个“贤臣”的词汇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正是这种毫无瑕疵的“完美”,才让刘康感到深深的不安。

他不相信这世上会有如此完美的人。

“相父……”他放下竹简,看着坐在对面的云毅,“王莽此人确是能臣干吏。只是朕以为,其声望是否太过隆盛了些?如今朝野上下,只知有‘铁面御史’,而不知有朕,亦不知有相父您了。”

他这番话很委婉,但其中的警惕与不满却已是溢于言表。

云毅看着他,看着这个他亲手培养起来的、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合格帝王的学生,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

建成二年(公元前18年),冬。

长安城又下雪了。

云毅站在丞相府的书房窗前,看着窗外那一片苍茫的白色,忍不住咳了两声。

他已经七十岁了。

时间这位最公平的神明,终究还是在他身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他的背不再像从前那样笔直,批阅奏章时,手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