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世祖之葬(第1页)

洛阳南宫,长秋殿内。

大汉皇帝刘秀,崩于此殿。

梓宫循旧例,将先帝归葬于西京长安郊野的原陵。

送葬的队伍自洛阳宫城出发,浩浩荡荡,不见首尾。

自洛阳至长安,数百里驰道皆铺满洁白的细沙,车轮碾过,悄然无声,如一条通往九泉的寂静银河。

十万玄甲北军扈从梓宫两侧,甲叶无声,士卒们的脸上是发自内心的哀戚。

长街之上,万民空巷,无数百姓自发臂缠黑纱,跪伏于地,为这位将他们从乱世中拯救出来的君主送行。

而在这无尽的哀荣之中,两支来自藩国的仪仗尤为引人注目。

江东吴王孙景,一身素缟,眉宇间带着商贾的精明与枭雄的锐气,但此刻却被悲伤冲刷得只剩疲惫。

巴蜀蜀王云辙,同样身着丧服,这位以“格物之术”治国的国主,脸上则是一贯的冷静,但那紧紧抿着的嘴唇,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原陵地宫前,梓宫缓缓抬入那早已修好的巨大地宫。

当那厚重的石门在数百名军士的合力推动下,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即将关闭时,孙景与云辙再也忍不住。

这两个在各自王国里以铁腕著称的君主,竟不顾仪态地扑上前去,抚着那冰冷的石门,放声大哭。

“大哥——!”

哭声嘶哑,不似作伪。

石门之后,埋葬的不仅仅是一个结束了乱世的雄主,更是那个曾与他们洛水盟誓、共定天下的“义兄”。

痛哭中,孙景的余光瞥见了一旁神情肃穆、身形尚显单薄的新君刘庄。

他不动声色的与身旁的云辙交换了一个眼神,眼神中含有只有他们彼此才能读懂的警惕。

“云王兄,”孙景的声音压得极低,混在风声与百官的哭声中,几不可闻,“再兴之世,竟以此门为界,就此而终了。”

云辙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点了点头,目光深邃。

是啊,就此而终了。

那个能与他们坐在同一张酒桌上,指着洛水笑谈天下、虽为君主却仍以兄弟之义相待的老人,不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御座之上那位心思难测的新君。

新君临朝,天下之势,诡谲难测,非复旧观矣。

葬礼结束三日后,洛阳太庙。

新君刘庄召集百官,共议先帝谥号、庙号。

大殿之上,气氛庄严肃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