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通过他那早已在长安底层社会无孔不入的情报网,打探到了许广汉每日下值之后都喜爱去城南一家名为“清风”的茶馆听书。
然后,他又算准了时机,让自己的老师,那位落魄的胡老,“恰好”也被一位“旧友”邀请到了那家茶馆。
而刘询则以“陪侍恩师”的名义一同前往。
那一日,茶馆之内,高朋满座。
说书先生正在唾沫横飞地讲着前朝“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传奇故事。
而刘询则与胡老坐在一个最不显眼的角落里,安静地品着茶。
就在说书先生讲到最精彩处时。
胡老忽然抚须,对着刘询看似随意地发问:“病已,你以为,这信陵君,其人如何?”
刘询站起身来。他没有像寻常人那般去称颂信陵君的“仁义”。
他反而用一种云毅教给他的、独特的历史视角侃侃而谈。
“信陵君窃符救赵,于赵有存国之功;于魏却是抗君之贼。其行名为仁义,实为沽名钓誉,以别国之危成一己之私名。其后更养食客三千,使魏国之财力尽耗于其府。此等人若为君,必是昏君。”
他这番离经叛道却又鞭辟入里的见解,瞬间便让整个茶馆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个衣着朴素却语出惊人的年轻人身上。
其中便包括那个坐在不远处、已经听得目瞪口呆的许广汉。
他从未想过这个平日里只知跟在自己女儿身后的“病已弟”,竟有如此卓绝的见识!
还未等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另一场由云毅导演的“大戏”又悄然上演了。
一个衣衫褴褛的农夫突然冲进茶馆,对着正在与刘询高谈阔论的胡老叩首便拜!
“先生!先生!您真是活菩萨啊!您派您的弟子为我们状告那恶霸李三。如今,县令大人已经将那恶霸抓入大牢!将他侵占我们的田产都还给我们了!”
此事再次引爆了整个茶馆!
所有的人都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就是那个叫刘病已的年轻人!他为了帮几个素不相识的穷苦农夫,竟敢去状告那有霍将军家仆役撑腰的李三!”
“不止啊!他还亲自拿出自己恩师的束脩,为那些农夫请了代笔,写了状纸!”
“此子有仁有义,更有胆识!日后必成大器啊!”
许广汉听着周围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赞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