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永乐城的人口算盘(第1页)

初夏的阳光像熔化的铅水,泼在永乐城的青石板路上,蒸腾起一股焦糊的热气。城门口的两尊石狮子被晒得滚烫,舌头部位的石雕早已被岁月磨平,此刻正漠然地注视着远方扬起的尘土 —— 第一队灾民,正拖着蹒跚的脚步,出现在地平线上。

领头的是个瞎眼老汉,花白的头发纠结成毡,用一根磨得发亮的枣木棍探路。他身后跟着三十多个灾民,最大的六十多岁,最小的还在襁褓中,被一个瘦得只剩骨架的妇人用破布裹在胸前。他们的衣衫补丁摞着补丁,有的干脆用麻袋片裹身,裸露的胳膊腿上布满冻疮和伤口,结痂的地方泛着黑紫色,新的血痕又不断渗出,在滚烫的路上留下断断续续的印记。

“站住!” 城卫统领李忠横矛拦住他们,铁甲在烈日下反射出刺眼的光。他皱着眉后退半步,灾民身上散发出的酸臭味混着汗馊味,像堆发烂的酸菜,熏得人鼻腔发麻。“你们是哪儿来的?要进城做什么?”

瞎眼老汉听到声音,摸索着跪下,枣木棍 “当啷” 掉在地上:“官爷行行好,俺们是南境来的,听说这儿能去华夏国…… 给口饭吃就行,哪怕是刷锅水……” 他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每说一个字都牵动着脖颈上暴起的青筋。

队伍里的妇人突然哭出声,胸前的婴儿被惊醒,发出细弱的啼哭,像只快断气的小猫。“官爷,孩子三天没吃东西了……” 她撩起破烂的衣襟,露出干瘪的乳房,乳头早已被吸破,结着暗红的血痂,“再不给点吃的,怕是熬不过今天了……”

李忠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在城门守了两年,见过逃荒的,却没见过这么惨的。

当年永乐城打仗的时候,等他们打来时人都逃跑差不多了,永乐城本来就没有多少百姓,都是近年通商迁移而来的。此次灾难西境也受到了很大灾害,但因人口少又分散,大多数都被匪军裹挟去了,来永乐城避难的并不多。

有个少年的脚底板烂得像块腐肉,每走一步都留下个血印;还有个老婆婆怀里揣着个布包,隐约露出半截小孩的鞋,看那样子,孩子怕是早就没了。

“都在这儿等着,不准乱动!” 李忠把长矛往地上顿了顿,铁矛尖扎进石板缝里,“我去禀报黄将军。” 他转身往城里走,背后传来婴儿越来越弱的哭声,像根细针,扎得他后颈发紧。

此时的城主府正弥漫着檀香与银钱的气息。黄大海坐在梨花木书桌后,手指捻着枚新铸的银元宝,元宝边缘的齿痕清晰可见 —— 这是上个月跟华夏朝做生意赚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