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决战(上)·怯薛冲锋(第1页)

洪熙十二年八月十六拂晓,黄河“几”字型河道的南岸还浸在墨色里,雾气像湿漉漉的棉絮,贴在水面上缓缓流动。

突然,一阵马蹄踏水的轻响刺破寂静——阿失帖木儿的五千怯薛军正借着雾霭渡河,马蹄卷起的水花在月光下泛着碎银般的光。

这支瓦剌核心亲军是也先的心头肉:战马是从西域挑选的汗血马,鬃毛被编成小辫;骑士们的铠甲用熟铁打造,边缘鎏着铜,在雾中闪着冷光;连马镫都缠着防滑的狼皮。

阿失帖木儿勒着马缰站在河中央,水没过马腹,冰冷的河水激得战马打了个响鼻。他想起大同前线曾经的惨败,想起父亲也先失望的眼神,嘴角勾起一抹狠厉——今日,他要踩着明军的尸骨,把朱瞻基的头颅挂在马鞍上。

北岸的高坡上,也先披着貂裘,看着雾中隐约的骑兵剪影,突然放声大笑:“儿郎们听着!生擒朱瞻基者,赏牛羊千头,封千户长!”

他拍着身边赛罕王的肩膀,声音里满是狂傲:“等我把那汉人太子捉来,就让他给我牵三年马,让天下人看看,谁才是草原的正统!”

周围的部将们跟着哄笑,笑声震得晨雾都散了几分。有个千户长举着弯刀高喊:“大汗英明!咱们这怯薛军,当年成吉思汗都用过,还怕一群汉人?”也先满意地点头,示意亲兵擂鼓——牛皮战鼓的轰鸣像闷雷滚过河岸,惊得水鸟扑棱棱飞起,也给渡河的怯薛军注入了一股狠劲。

“敌袭!”明军的岗哨终于发现了异常。哨兵的喊声还没落地,十几支响箭已窜上天空,拖着红色的尾焰,在墨色的天幕上划出醒目的弧线。负责警戒的骑兵调转马头,马蹄声像密集的鼓点,朝着大营疾驰而去——他们的甲胄在月光下一闪而过,很快消失在黎明前的微光里。

“列阵!”明军前锋营的将领猛地挥下令旗。两千淮军精锐从营寨里鱼贯而出,手中的洪熙燧发枪泛着金属的冷光。这些士兵半跪在地,枪托抵着肩窝,枪管在雾中连成一道平直的线。他们身后,盾牌手竖起三层牛皮盾,盾与盾之间的缝隙里,露出弓箭手搭箭的手。

“砰砰砰!”当瓦剌骑兵冲到百步之内时,燧发枪的轰鸣突然炸响。铅弹穿透晨雾,精准地射向目标——冲在最前的怯薛军像被无形的巨手拍中,纷纷从马背上坠落。有个骑士的铠甲被铅弹洞穿,鲜血顺着甲缝喷涌而出,他还没来得及呼救,就栽进河岸边的泥地里,战马受惊狂奔,把他的尸体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

“放!”火炮阵地的指挥官怒吼着挥下红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