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临川实在没想到这老匹夫气量如此狭小,自己不过据理力争,言辞犀利了些,竟当场给气晕了。
按照安排,今日议事的流程本该是自己先以雷霆之势,将那些不触及核心、流于表面的攻讦之语悉数驳倒,震慑住反对声浪。
随后各方再就国债之策的具体执行展开实质性讨论,进行谈判拉锯。
最后再由皇帝适时出面调停、拉偏架,促成此事。
结果却搞成了这个样子……
御座上的姬琰也是一惊:“余爱卿情况如何?”
上前查看的内侍回禀道:“回陛下,余侍郎急火攻心,昏厥了过去。”
姬琰无奈地抬手扶额:“先将余爱卿小心扶下去,速传御医诊治。”
他也没料到怀远竟能将这位老臣直接骂晕过去。
一时也有些语塞,不知该说什么好。
待余炳被几名内侍和官员小心抬出文华殿后,殿内短暂的寂静立刻被打破。
一位御史当即出列:“陛下!陆临川身为后进,面对部堂重臣,言辞竟如此刻薄恶毒,此等行径,败坏朝堂风气,若不严惩,何以正纲纪、肃官箴?”
“臣附议!”另一位官员立刻跟上,“陆临川殿前失仪,确应惩戒!”
“臣附议!”
“……”
陆临川瞬间明白。
不管余炳是真晕还是装晕,他此刻的倒下,连同随后的这些弹劾,本身就是一出精心设计的搅局。
目的只有一个,让这场旨在讨论国债实行的御前议事,彻底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还是低估了这些盘踞朝堂多年的老狐狸们的奸诈。
他们必然已预判到,无论今日如何争辩,陛下最终都会倾向于支持推行国债之策,所以才不惜代价将水搅浑……
面对群臣再次汹汹而来的弹劾声浪,姬琰的脸色愈发阴沉。
你们在奏章里骂怀远祸国殃民、动摇社稷根基时,用词可比怀远方才激烈恶毒十倍!
如今倒来指责他“刻薄恶毒”?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和怀远似乎掉进了对方预设的圈套。
此刻若强行压下弹劾继续议政,只会显得自己偏袒太过,有损君王威仪。
但若惩处怀远,又正中对方下怀,国债之事必然就此搁浅。
他不能遂了这些人的愿。
权衡之下,姬琰冷冰冰地开口:“好了!余爱卿身体抱恙,今日议事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