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让他有些费解(第1页)

秦修远谈及父亲时,语气低沉下来:“家父被陛下指派去整编京营后,深知此事艰难,阻力重重。”

“故而在病榻之上,仍强撑着身体,将府中一批信得过、有能力的旧部,安排进入京营的几个关键位置。”

“不求他们立刻掌握实权,只为日后整顿做些铺垫,埋下些钉子。”

“唉,谁曾想……”

他叹息一声,没有再说下去。

但言下之意很明显,父亲的突然离世,使得所有努力近乎付诸东流。

他袭爵后,虽有陛下勉励,但个人能力威望不足以对抗燕国公的强势排挤,很快就被彻底架空。

那些父亲留下的心腹将领在京营中也处境艰难,难有作为。

陆临川注意到,秦修远在提及父亲病逝时,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虽然最终调查结果指向急症,并没有阴谋暗算的证据,但父亲在接到整饬京营旨意后病情便骤然恶化,其中是否真有蹊跷?

这个念头,恐怕始终萦绕在秦修远心头。

陆临川将这些信息牢牢记下,心中对京营这块难啃的骨头有了更深的了解,一个念头也随之清晰起来。

如此看来,面对根深蒂固的阻力,或许真的只有“不换思想就换人”这一条路可走。

若国债顺利发行,有了钱粮支撑,未必不能对京营来一次彻底的整编换血。

当然,这需要时间和契机。

“国公坦诚相告,下官感激不尽。”陆临川郑重道,“这些信息,对我厘清局势,应对燕国公,至关重要。”

秦修远摆摆手,神情恳切:“陆学士不必客气,为陛下分忧,乃臣子本分。”

“秦某虽力薄,但此番必当竭尽全力,助陆学士在京营之中打开局面。”

陆临川再次道谢:“多谢国公鼎力相助!”

秦修远摆摆手:“陆学士客气了,理当如此。”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融洽。

宴席的后半段,话题便轻松了许多。

两人谈起了诗词文章,品评了最近流传的几篇佳作,又结合着京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逸闻趣事,谈笑风生。

秦修远腹笥甚广,谈吐文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其学识修养远非寻常人可比,贵族气度更是融入骨髓。

陆临川也不得不承认,抛开不擅兵事这点,他确实称得上风度翩翩,儒雅随和,是位颇具才情的世家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