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农机大比武,青禾心发慌(第1页)

天刚蒙蒙亮,宿舍里就响起刻意压低的窸窣声。陈青禾被惊醒,迷糊中看到对面下铺的孙建业已经穿戴整齐——依旧是那身沾满汗渍和麦芒的旧工装,草帽挂在床头。

“建业哥?”陈青禾声音带着浓重睡意。

“嘘,你再睡会儿!”孙建业压低声音,动作麻利地拿起磨得锃亮的镰刀,“东洼那片麦子今天必须放倒,抢收如救火!你刚好利索,多歇歇,别逞强。”他拿起桌上昨晚剩下的半个窝头,就着凉水壶灌了两口,像影子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门外。

房间重归寂静。窗外,研究院笼罩在破晓前的清冷中,远处公社方向隐约传来的号子声和骡马的响鼻,宣告着麦收战役的胶着。陈青禾却再也睡不着了,胃里空空如也,前心贴后背。

熬到中午,广播里激昂的《社会主义好》响起,陈青禾知道这是吃午饭了,拖着还有些虚的脚步走向食堂。食堂里人声鼎沸,但排队的多是行政、后勤、部分老技工和像他这样暂不下地的技术员。真正的壮劳力,此刻正在烈日下的麦浪里挥汗,午饭自有后勤用板车送到地头。

轮到陈青禾了。他拿出自己的搪瓷饭盆和几张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印着“北京市粮票(粗粮)”字样的纸票,还有几张分分角角的菜票。主食窗口递出两个黄澄澄、捏着硬实的棒子面窝头。菜有两个大盆:一盆是熬得稀烂、几乎成了糊糊的冬瓜,汤水上可怜地飘着几点煮得发白的油花;另一盆则是难得的“硬菜”——土豆炖豆角,里面夹杂着星星点点、炸得焦黄喷香的猪油渣!这零星的一点荤腥,在物资匮乏的当下,已是难得的犒劳,引得排在他前面的人忍不住探头张望。汤桶里,依旧是清澈见底、能照见人影的“高汤”(其实就是煮过菜的水)

“小陈技术员!来来,这边!”打菜的赵大婶眼尖,嗓门洪亮。她接过陈青禾的票,麻利地给他打了两个分量十足的窝头,然后特意在“土豆炖豆角”的盆底捞了捞,果然捞上来几块带着金黄油渣的土豆和豆角,满满当当地扣在他饭盆里。“多吃点油水!瞧你这蔫头耷脑的样儿,还没缓过劲儿吧?你们搞设计的费脑子,更得吃好!吃饱了加把劲,早点让咱社员的腰杆子少弯点!”赵大婶的话朴实,透着对“文化人”的照顾和对机械化的期盼。

“谢谢赵婶……”陈青禾端着这份沉甸甸的“优待”,找了个角落坐下。周围认识他的人纷纷点头招呼:

“陈工,好点没?”

“青禾同志,听说你累趴下了?可得悠着点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