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的失败已经无可避免,但是撤退期间国军可是打了几场惨烈而又悲壮的战斗。
1.四行仓库“八百壮士”
- 第88师524团1营(实员414人)奉命死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政治目的远大于军事意义,向国际社会展示抗战决心,打出了中华军人的风采。
可惜的是血战4昼夜后,按计划退入租界,却被英军缴械羁押(“孤军营”),未能归建。
2. 南市最后防线
- 第55师第165旅与淞沪警察总队死守南市(华界最后阵地),在日军海陆空火力下血战至11月11日,旅长张彬殉国,残部40余人退入法租界。
3. 望亭阻击战
- 第74军51师张灵甫率三〇五团扼守望亭铁桥,死守3天,以伤亡600人的代价阻滞日军,为主力撤退争取时间。
只是可惜的是德军事顾问依托中国地形构筑的三道防线,撤退依托吴福线(苏州-福山)、锡澄线(无锡-江阴) 国防工事因钥匙遗失、驻防部队溃散,基本未发挥作用。
例如:常熟、福山阵地曾短暂阻敌,日军需动用36门重炮轰击1天才突破,但因莫城失守,防线侧翼被包抄,最终弃守。
画面回到松江这边,259旅和第6师团刚刚结束一天的战斗。
今日,日机对松江进行了6轮轰炸,曾经繁华的街市化为焦土,城桓破碎如鬼蜮,
松江城外,江面浮尸蔽流,河水赤红,足以看出今日战斗之惨烈。
259旅指挥部,“今天的伤亡统计出来了不?”林风迈着沉重的步伐,带着略微有点疲倦的语气对王铭说道
“旅座,伤亡出来了”王铭苦涩的说道“今日我军伤亡800人,其中阵亡300人,重伤120人,轻伤380余人”
听到这个消息,林风用力握紧了拳头,一言不发。
“旅座,为什么不让我们动用重炮,我们还有防空炮,要是动用了,敌人的飞机岂敢如此猖狂,今天的战斗我们也不会损失这么大,今天我们很多士兵都是被小鬼子的航弹炸死的”一旁的王铭一脸不甘心,
“我故意不暴露我们的重火力有2个目的,第一,今天的小鬼子进攻还不算猛烈,我们的战士还抗的住,要让259旅成为一支精锐的部队,这点考验必须要经历住,不然以后如何打硬仗?
我们的战士受训练的时间短,老带新虽然成效快,但是没有上过战场就是扯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