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旧址,如今已挂上了日军的太阳旗。
会议室里,一种胜利者的傲慢弥漫着。
日军高级将领齐聚一堂,进行彭城会战的战后总结。
主持会议的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脸上并无太多喜悦,反而带着一丝疲惫和凝重。
他首先肯定了战役的最终结果:
“诸君,经过英勇奋战,我军已成功攻克徐州这一战略要地,打通了津浦铁路线,给予了支那军沉重打击。战略目标,基本达成。”
然而,他的话音随即转向低沉:
“但是,此次会战,尤其是后期,我军遭遇了预料之外的重大挫折和损失。
台儿庄一役,矶谷师团之失利,是我军侵华以来前所未有之耻辱!”
提到矶谷师团,在座的不少将领,特别是华北方面军的军官,都面色难看。畑俊六继续道:
“而更令人痛心的是,在追击支那军主力过程中,我军遭遇了极其恶劣的黄河决堤事件。
洪水泛滥,导致我进军部队,特别是第14师团等部,损失惨重。”
一位参谋军官起身,汇报具体损失:
“嗨!根据初步统计,因洪水淹没,我军损失兵员约七千至一万人(日军通常会大幅缩水实际损失数字)
大量坦克、装甲车、卡车、火炮等重装备陷入泥沼或被冲走,无法回收。后勤补给线一度中断,士气也受到严重影响。”
这个数字虽然可能被低估,但仍然让在座的将领们感到一阵肉疼。
洪水带来的非战斗减员和装备损失,远远超过了在正面战场上的消耗。
“不过,”畑俊六话锋一转,试图提振士气,“支那人此举,恰恰暴露了他们的绝望和无能!
他们不惜以数百万自己国民的生命为代价,来阻挡皇军的兵锋,这正说明他们已无计可施!
这种残忍野蛮的行径,必将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也必将使支那政府彻底失去民心!”
他提高了音调:“虽然付出了一定代价,但徐州既已在我手,中原门户洞开!
支那军队主力虽未被我军全歼于徐州,但已遭重创,士气低落,正仓皇向汉城方向溃退!”
他走到巨大的华中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武汉的位置:
“诸君,休整的时间不会太长!下一步,帝国的战略目标无比明确——攻占汉城!”
“汉城是支那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