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数据对比显成效(第1页)

官方通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汹涌的舆论漩涡,虽然未能瞬间平息所有风浪,但至少遏制住了最恶意的揣测和无脑的跟风,为理性的讨论争取到了一丝空间。

然而,张景和专家组都清楚,一份言辞恳切的说明,远不如冰冷而客观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要彻底扭转网络上的质疑风气,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

这个机会,很快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了。

李微微,那位之前对张景和明德堂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媒体人,再次出现在了河口镇。这一次,她不是以追求者的身份,

而是以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深度纪实”首席记者的身份,带着专业的摄影团队,申请了对中医抗疫一线的跟踪报道。

指挥部经过慎重评估,批准了她的采访请求,认为客观专业的媒体报道本身也是回应质疑的一种方式。

李微微的工作状态与之前判若两人,专业、犀利、不辞辛劳。她深入隔离病房(穿着全套防护服),采访正在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她守在煎药点,记录志愿者们汗流浃背的身影;她更找到了张景,提出了一个直接的要求:

“张医生,网络上的争论焦点在于‘有效性’。口说无凭,我需要尽可能完整的数据对比,来说服我的读者,也说服我自己。”

张景看着她眼中执着而认真的光芒,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将事实公之于众的最好机会。他协调了指挥部数据统计组和卫生院信息科,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向李微微团队开放了部分脱敏后的数据权限。

接下来的两天,李微微和她的团队几乎不眠不休,埋首于海量的数据之中。他们选取了河口镇疫情爆发初期、中医药大规模介入前后两个时间窗口,对比分析了几个关键指标:

发病率对比:选取人口结构相似、防控措施基本同步的两个相邻村落。A村在发现首例病例后,即开始对全体村民发放预防中药;

B村因配送稍晚,晚了三天才开始全覆盖。数据显示,A村后续新增感染者的数量显着低于B村,且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家庭也更少。

病情转重率对比:对比了同期确诊的、病情严重程度相似的轻型/普通型患者。一组接受了标准西医对症支持治疗+中药治疗,另一组因个人意愿或特殊原因仅接受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前一组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明显低于后一组。

症状缓解时间对比:对发热、乏力、身痛等核心症状的缓解时间进行了统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