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第二期孵化计划启动(第1页)

明德堂的扩建工程在紧锣密鼓中进行。墙壁被打通,新的隔断竖起,线路管道重新铺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建材味道和忙碌的声响。

虽然略显嘈杂,但这噪音听在明德堂众人耳中,却如同激昂的进行曲,预示着更加广阔的天地。

张景一边要应对日常愈发繁忙的诊务,一边要盯装修进度、协调设备采购,忙得脚不沾地。但无论多忙,有一件事始终占据着他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孵化计划。

第一期计划的成功,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激起的涟漪远超预期。不仅那几位顺利“毕业”的学员回到各自岗位后反响极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口碑,

杨主任那边也反馈,局里对这种“短平快”培养实用型基层中医的模式很感兴趣,甚至在内部会议上作为创新案例被提及。

更重要的是,经过电视辩论和后续的媒体报道,张景和明德堂的知名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许多之前持观望态度的中医爱好者、基层医生、甚至是刚毕业迷茫的中医学生,都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第二期孵化计划,什么时候开始?

时机已经成熟。

在一个装修噪音稍歇的傍晚,张景召集了核心团队,宣布了启动第二期孵化计划的决定。

“太好了!”桂翠第一个响应,脸上洋溢着兴奋,“我这几天接到好多咨询电话和邮件,都快回复不过来了!好多人都问第二期呢!”

黄彪捋着胡子,虽然没说话,但眼中也闪烁着期待。第一期带教的过程虽然辛苦,但看到那些学员从懵懂到能独立处理常见病,他内心那份作为老中医的传承责任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王森则挠挠头:“又来一堆人?那我这推拿室是不是又得被挤爆了?”话虽这么说,嘴角却咧开了。人多了热闹,而且还能显摆他的手艺。

“第一期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张景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总结和反思,“第二期,我们不能只是简单重复,必须优化升级。”

他一条条地阐述改进方案:

“第一,招生要更严格,标准要更高。不能只看热情,更要考察中医思维基础和悟性。笔试题目要调整,增加更多临床思维辨析题,减少死记硬背。面试环节要加强,我们几个都要参与,综合评估。”

“第二,课程要更精炼,实战性要更强。理论部分压缩,增加更多典型病案的‘沙盘推演’和误治案分析。跟诊阶段,要实行‘轮岗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