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路线(第1页)

两种路线谈不上谁对谁错,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公司的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选择而已。

这当然是书面说法,更应该关注的是,说这句话背后代表的是什么。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你的屁股往哪边坐,代表的就是你的立场。

坚持省代这种模式的很多都是在公司多年的区域经理或者大区经理,他们和省代之间的关系,有很多人是无法切割了,至于里面有没有利益关联就不好说了。

而坚持区域代理这种模式的,大部分都是刚进公司或者是以前和经销商打交道比较少的人,现在需要做出业绩作为自己发展的筹码,加上之前和所谓的省代交集也不多,一切以自己业绩发展为准则。

代表人物就是谢斌,据说他来公司任职大中华区总裁的时候,和总部承诺五年将大中华区的业务翻三番,从100万做到300万可能不难,到要从三个亿做到九个亿就费劲了,何况现在D.E在大中华区是十五个亿的盘子,要完成这个目标就得用些非常规手段。

这也是为什么谢斌会搞什么“人才摇篮计划”,“特殊人才激励政策”等等的有些不符合常规的政策,一切以业务发展为优先,只要你能有业绩,票子位子都可以给你,反正又不是谢斌自己出钱,但如果完不成给总部的承诺,那他的位子就危险了。

D.E的这个阶段是飞速发展的阶段,直到10年后这种势头才因为各种原因,慢慢停了下来,前世徐非这个时候没有入职到D.E,错过了这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这段时间很多新人发展的都非常快,即使离开D.E跳槽到其他公司,也会因为这段履历,会谈到更高的Title。

徐非了解这段过往,知道这段时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进公司开始就火力全开,一切以业务发展为准则,很多所谓的职场生存准则也就顾不得了,越级汇报算什么,只要能把业绩拿回来,自然有人会给他兜底。

看到秦雅宁点头同意了,徐非马上趁热打铁的说道“那我回去和曹总沟通完后,就提交经销商申请表,尽快启动DDQ(尽职调查问卷),争取一季度可以签约,越早签约对我们今年的业务越有帮助”

“可以,但要注意和你们曹总沟通的方式方法。还有你那个政采的项目要上心,我上次和谢总聊起来这个事,谢总关注到了,千万别出岔子”秦雅宁嘱咐道。

她当然知道徐非是越级汇报了,和曹建还没有沟通,或者觉得会在曹建那遇到阻力,直接就寻求自己的支持,但她并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