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下午没有安排太多的事情,徐非去了趟李昆的公司,和李昆把代理的进展说了下,今天公司的领导应该就会把代理申请的邮件审批完,他今晚也会把代理商申请的表格填好发给商务进行审核。
下周应该就会启动DDQ(尽职问卷调查),到时会给他们发一个链接,按照里面的要求填写就行。
徐非特意强调做DDQ的时候,不知道的可以问他,别瞎编,会由第三方进行背调的,外企很看重合作伙伴的诚信,你可以说没有,但别瞎编。
外企对合作伙伴的选择一般是严进严出,选择的时候比较慎重,会经过层层审核,才能符合要求。同样哪天觉得合作的不好了,想撤掉他,同样需要充足的理由和各部门的审核评估,为的就是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李昆没想到徐非的动作会这么快,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有眉目了,比起很多厂家的习惯性拖延,徐非算得上雷厉风行,这很对她的脾气,觉得他们是一类人,如果说刚开始有代理的想法是被徐非描述的前景打动,现在倒是对未来的合作有更多的期待了。
“徐非,上次见面的时候,你说让收集区域内的意向,最近我们的人还真了解了不少医院有新的采购计划,我让人汇总好了发你”李昆说道。
“好,发给我看看,重点是关注市级医院的意向,县级医院的可以先放放,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徐非回道。
“政采?”李昆看了眼徐非问道。
“对,透析的项目已经加入到采购的目录里了,我这边也在积极运作,不过昆姐放心,今年的指标制定会考虑到这个项目的影响,而且一旦我们中标,后续的耗材可以由你们供”徐非需要把事情说清楚,免得后面扯皮。
看来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采购的信息现在已经是公开的信息了,行业里面的人都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了,这么大的项目很少能碰上,现在甭管行业里还是行业外,只要和医疗能搭上边,觉得自己有点能量,都想凑进来分杯羹。
李昆听徐非说完,深深的看了一眼,听徐非话里的意思,这个项目他不但参与了,而且还挺有把握的,这让李昆把徐非的重要性又提高两个档次。
像徐非这样在厂家或者上游企业的销售,不怕你事多,就怕你存在感很低,让代理商或者合作伙伴觉得,有没有你这个人,并不影响业务的发生,这你就危险了,当你的合作伙伴很强的时候,千万别觉得这下自己轻松了,指标有人扛,奖金轻松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