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
武汉,军事委员会,战时最高统帅部。
巨大的全国军事地图,铺满了整整一面墙壁。
地图上,代表着日军华中、华北两大方面军的、粗大的红色箭头,如同两条狰狞的巨蟒,已经从南北两个方向,死死地扼住了武汉的外围咽喉。
长江航道,安庆失守。
大别山北麓,合肥沦陷。
一场围绕着这座“九省通衢”,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百万级别大会战,已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委员长的手,拄着一根文明杖,在那幅巨大的地图前,久久伫立,一言不发。
他那张一向以坚毅、冷酷著称的脸上,此刻也充满了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凝重。
“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已沿长江西进,兵锋直指九江。”
“东久迩宫稔彦王的第二军,已从豫东、皖北南下,目标是我大别山北麓防线。”
“航空兵方面,敌‘第三飞行团’已进驻芜湖、安庆等前线机场,每日出动战机百余架次,对我后方交通线及重要城市,进行毁灭性轰炸……”
作战厅厅长,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将,正用一根长长的讲解杆,指着地图上不断变化的态势,声音沙哑地汇报着。
每汇报一句,都像是在这座城市的脖子上,又勒紧了一分绳索。
整个作战室里,只剩下他那单调的汇报声,和墙上挂钟那“滴答、滴答”,如同催命符般的声响。
终于,委员长缓缓地转过身,他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扫过在场的所有高级将领。
“诸位。”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武汉,是我华夏腹心之地,亦是我抗战之中枢。此地若失,则我抗战大业,将退无可退。”
“我意已决。”
他用文明杖,重重地,敲了敲地面。
“集全国之精锐,倾举国之兵力,就在这武汉外围,与日寇进行一场,决定国运之大决战!”
“此战,不成功,则成仁!”
话语掷地有声。
作战室里,所有的将领,“唰”地一声,全体起立,神情肃穆。
“命令!”
委员长的声音,陡然拔高。
“军令部!立刻,以‘武汉会战’之名义,向全国所有战区,所有部队下达高级动员令!”
一道道代表着最高军事意志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