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夫人(第1页)

北平

1855部队的早晨,没有军队的操练号声,也没有寻常人家的鸡鸣犬吠。

只有一种冰冷程序化的,如同精密机器般运转的死亡节拍。

陈墨换上了一身浆洗得笔挺的白色工作服,胸口的名牌上用隽秀的日文名片,写着他的新名字——“顾问顾言”。

他走进那间属于他的拥有着全北平最顶尖设备的化学分析室,感觉自己像一个即将走上祭台的祭品。

空气里那股福尔马林和尸体焚烧后残留的甜腥味,比昨天更浓了。

陈墨的工作在第一天很简单。

小野寺信给了他一份据说是从“土八路”根据地缴获来的、粗制滥造的手榴弹的火药样本。

让他分析其化学成分,并出具一份关于其性能和安全隐患的评估报告。

这是试探。

也是一份充满了轻蔑的投名状。

陈墨没有拒绝,戴上乳胶手套和护目镜,一丝不苟地开始了工作。

他用蒸馏水溶解样本,用从德国进口的精密滤纸进行过滤。

然后用滴管小心翼翼地对滤液,进行酸碱度和沉淀反应的测试。

陈墨的动作专业而又充满了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像一个正在进行神圣仪式的祭司,也像一个正在厨房里处理一块普通猪肉的厨子。

陈墨当然知道这坨黑乎乎的东西里面是什么。

无非就是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也最不稳定的炸药。

但他依旧一丝不苟地走完了所有的现代化学分析流程。

甚至还动用了那台宝贵的蔡司显微镜,去观察那些未经提纯的硝酸钾晶体的微观结构。

整整一个上午。

陈墨都沉浸在这个属于他的科学小世界里。

仿佛忘记了窗外那片充满了罪恶和死亡的人间。

也仿佛忘记了自己来这里的真正目的。

中午时分。

他将一份长达十页的、用流畅的德文书写而成的、无比详细的分析报告,放在了小野寺信的办公桌上。

德语是陈墨在大学里学的。

211双一流大学,原本只是选修,没想到反而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陈墨这报告里不仅精准地,分析出了黑火药的基本成分配比。

甚至还根据木炭粉燃烧后残留的灰烬成分,推断出了八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